《慎子》04章 知忠 此篇原刻全脫,依治要補:亂世之中,亡國之臣,非獨無忠臣也;治

古籍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:

《慎子》04章 知忠 此篇原刻全脫,依治要補

慎子

04章 知忠 此篇原刻全脫,依治要補

.comment {color:red;}

亂世之中,亡國之臣,非獨無忠臣也;治國之中,顯君之臣,非獨能盡忠也。

治國之人,忠不偏於其君;亂世之人,道不偏於其臣。

然而治亂之世,同世有忠道之人。

臣之欲忠者不絕世,而君未得寧其上,無遇比干、子胥之忠,而毀瘁主君於闇墨之中,遂染溺滅名而死。

由是觀之.忠未足以救亂世,而適足以重非。

何以識其然也?曰: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,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。

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,(原作義,依《意林》引此文改)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。

故明主之使其臣也,忠不得過職,而職不得過官。

是以過修於身,而下不敢以善驕矜。

守職之吏,人務其治,而莫敢一婬一偷其事。

官正以敬其業,和順以事其上,(吏原作史,又於和下復衍吏人至正以凡十五字,今依文義刪正)如此則至治已。

亡國之君,非一人之罪也;治國之君,非一人之力也。

將治亂,在乎賢使任職而不在於忠也。

故智盈天下,澤及其君;忠盈天下,害及其國。

故桀之所以亡,堯不能以為存。

然而堯有不勝之善,而桀有運非之名,則得人與失人也。

故廊廟之材,蓋非一木之枝也;粹白之裘,(粹原作狐,依《意林》引此文改)蓋非一狐之皮也;(《意林》皮作腋,按《御覽》七百六十六,又九百九並作皮,與《治要》合)治亂安危,存亡榮辱之施,非一人之力也。

(按此六句又見《文選》《盧子諒答魏子悌詩注》、《四子講德論注》)

分類:諸子百家

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
慎子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