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書籍諸子百家免費閱讀 - 古代文學在線查詢諸子百家

古代文學作品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:

《搜神後記》卷一

諸子百家:後化鶴歸遼,集城門華表柱。時有少年舉弓

《搜神後記》卷二

諸子百家:同縣鄒惠政迎猛,夜於家中庭燒香。忽有

《搜神後記》卷三

諸子百家:其母始懷鹹,夢老公投藥與之:「服此當生貴

《搜神後記》卷四

諸子百家:兒名馬十子,年二十餘,獨臥廄中,夜夢見

《搜神後記》卷五

諸子百家:至年十七八,恭謹自守,不履非法。始出居

《搜神後記》卷六

諸子百家:有一少女,不欲與丈人共宿,呼鄰人家女自伴

《搜神後記》卷七

諸子百家:常有一丈夫,長丈餘,儀容端正,著絳碧袍,

《搜神後記》卷八

諸子百家:良久擒之,得二物如烏鴨。以問鮑靚,靚曰:「

《搜神後記》卷九

諸子百家:杜曰:「何不入船?」遂相調十戲。

《搜神後記》卷十

諸子百家:有女子渚次浣衣,覺身中有異,後不以

《搜神後記》《搜神後記》佚文

諸子百家:鉤□鳴於譙王無忌子婦屋上。謝充作符,懸

《譚子化書》譚峭簡介

諸子百家: 譚峭為唐末五代道教學者,字景升,泉

《譚子化書》一·道化

諸子百家:道之委也,虛化神,神化氣,氣化形,

《譚子化書》二·術化

諸子百家:雲龍風虎,得神氣之道者也。神由母也,

《譚子化書》三·德化

諸子百家:所以聽之者若醯雞之遊太虛,如井蛙之浮滄溟,

《譚子化書》四·仁化

諸子百家:曠然無為之謂道,道能自守之謂德,德生萬物

《譚子化書》五·食化

諸子百家:一日不食則憊,二日不食則病,三日不食

《譚子化書》六·儉化

諸子百家:夫水火,常用之物,用之不得其道,以至於敗家,蓋失於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一章、前言

諸子百家:儘管如此,小雅仍尊孔子為聖人,仍願意為推行 儒家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二章、儒家的核心是什麼

諸子百家:還有人認為,孔子之 後儒分為八,八派各有側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三章、道德仁義禮的關係

諸子百家:「道」即「無」, 「無」生「有」,「有」生萬物之時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四章、春秋時期的儒家思想

諸子百家:有時兒子可能是父親的上級,年小的是年 長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五章、戰國時期的儒家思想

諸子百家:孔子弟子眾多,賢者也有70多人,有的修身、有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六章、如何學習四書五經

諸子百家:後來我便採取一策略,所有註釋一概不看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七章、人性善惡之辯

諸子百家:孟子是針對告子以自然之一性一為本一性一來駁斥,根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八章、儒家何以成為正統

諸子百家:秦統一中國之後因術士以不死丹欺騙始皇隨有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九章、儒家的大劫難

諸子百家:第二次是五四運動,是專門針對儒家的一次批判運動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十章、儒家思想的發展

諸子百家:漢朝以後的大儒們吸收一些其它思想,如道家、佛家,將

《儒家思想導讀》第十一章、結束語

諸子百家:關於堯舜禹禪讓的質疑更多,駁斥最徹底的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一章

諸子百家:名可名,非常名。無名天地之始;有名萬物之母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章

諸子百家: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有無相生,難易相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章

諸子百家:是以聖人之治,虛其心,實其腹,弱其志,強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章

諸子百家:淵兮似萬物之宗。挫其銳、解其紛、和其光、同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章

諸子百家:[9]天地之間,其猶橐龠乎?虛而不屈,動而愈出。多言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章

諸子百家:玄一牝一之門,是謂天地根。綿綿若存,用之不勤.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七章

諸子百家: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八章

諸子百家:[14]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

《老子集注》第九章

諸子百家: 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 As金玉滿堂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章

諸子百家:天門開闔,能為雌乎?[24] 明白四達,能無知乎?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一章

諸子百家: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二章

諸子百家: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三章

諸子百家:何謂一寵一辱若驚?一寵一為下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四章

諸子百家:此三者不可致詰,故混而為一 [33]。其上不□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五章

諸子百家:夫唯不可識,故強為之容:豫焉若冬涉川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六章

諸子百家: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。夫物芸芸,各復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七章

諸子百家: 太上,下知有之;其次,親而譽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八章

諸子百家: 大道廢,有仁義 [43];智慧出,有大偽 [44];六親不和

《老子集注》第十九章

諸子百家:此三者以為文,不足 [48]。故令有所屬: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章

諸子百家:唯之與阿,相去幾何?美之與惡,相去若何[51]?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一章

諸子百家: 道之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二章

諸子百家:[55]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。[56]不自見,故明;不自是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三章

諸子百家:故飄風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。孰為此者?天地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四章

諸子百家:其在道也,曰:餘食贅形。[61] 物或惡之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五章

諸子百家:寂兮寥兮,獨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為天地母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六章

諸子百家: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。[66]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七章

諸子百家:[6一9]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,故無棄人;常善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八章

諸子百家:為天下溪,常德不離,復歸於嬰兒。知其白,守其黑,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二十九章

諸子百家:天下神器,不可為也,不可執也。為者敗之,執者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章

諸子百家:其事好遠。[78] 師之所處,荊棘生焉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一章

諸子百家: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。兵者不祥之器,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二章

諸子百家:[83] 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賓。[84] 天地相合以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三章

諸子百家: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知足者富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四章

諸子百家:[88]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,功成而不有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五章

諸子百家: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樂與餌,過客止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六章

諸子百家:[93] 是謂微明。柔一弱勝剛強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七章

諸子百家:[96]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化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八章

諸子百家:[101]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;下德為之而有以為。[102] 上仁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三十九章

諸子百家:[106] 其致之。天無以清,將恐裂;地無以寧,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章

諸子百家:弱者道之用。[110] 天下萬物生於有,有生於無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一章

諸子百家:不笑不足以為道。[111] 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;進道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二章

諸子百家:[113] 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 [114]。人之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三章

諸子百家:[116] 無有入無間,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。不言之教,無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四章

諸子百家: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長久。 [118]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五章

諸子百家:大盈若沖,其用不窮。[119] 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六章

諸子百家:天下無道,戎馬生於郊。禍莫大於不知足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七章

諸子百家:其出彌遠,其知彌少。[122]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八章

諸子百家:[124] 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[125] 無為而無不

《老子集注》第四十九章

諸子百家:[127] 善者,吾善之;不善者,吾亦善之;德善。信者,吾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章

諸子百家:[130] 生之徒十有三;死之徒十有三;人之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一章

諸子百家:[133]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。道之尊,德之貴,夫莫之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二章

諸子百家: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,復守其母,沒身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三章

諸子百家:[136] 大道甚夷,而人好徑。 [137] 朝甚除,田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四章

諸子百家:修之於身,其德乃真;修之於家,其德乃餘;修之於鄉,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五章

諸子百家:毒蟲不螫,猛獸不據,攫鳥不搏。骨弱筋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六章

諸子百家:挫其銳,解其紛,和其光,同其塵,是謂玄同。故不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七章

諸子百家:[143] 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。天下多忌諱,而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八章

諸子百家:[145] 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。孰知其極?其

《老子集注》第五十九章

諸子百家:[149] 夫為嗇,是謂早服;早服謂之重積德;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章

諸子百家:[151] 以道蒞天下,其鬼不神;非其鬼不神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一章

諸子百家:一牝一常以靜勝牡,以靜為下。故大邦以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二章

諸子百家:善人之寶,不善人之所保。美言可以市,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三章

諸子百家:大小多少,報怨以德。圖難於其易,為大於其細;天下難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四章

諸子百家: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為之於未有,治之於未亂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五章

諸子百家:[161] 民之難治,以其智多。故以智治國,國之賊;不以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六章

諸子百家:是以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後之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七章

諸子百家:夫唯大,故似不肖。若肖,久矣其細也夫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八章

諸子百家:[167]是謂不爭之德,是謂用人之力,是謂配天古之

《老子集注》第六十九章

諸子百家:」是謂行無行;攘無臂;執無兵;扔無敵。禍莫大於輕敵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七十章

諸子百家: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言有宗,事有君。

《老子集注》第七十一章

諸子百家:聖人不病,以其病病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
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