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間詞話》下卷 11~20:詞家多以景寓情。其專作情語而絕妙者,如牛嶠之「須作一生

古籍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:

《人間詞話》下卷 11~20

人間詞話

下卷 11~20

十一、絕妙情語

詞家多以景寓情。

其專作情語而絕妙者,如牛嶠之「須作一生拼,盡君今日歡」,顧夐之「換我心,為你心,始知相憶深」,歐一陽一修之「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」,美成之「許多煩惱,只為當時,一餉留情」,此等詞,求之古今人詞中,曾不多見。

【注】

牛嶠,字松卿,五代前蜀詞人,有《牛給事詞》,其《菩薩蠻》:

「玉爐冰簟鴛鴦錦,粉融香汗流山枕。

簾外轆轤聲,斂眉含笑驚。

柳一陰一煙漠漠,低鬢蟬釵落。

須作一生拼,盡君今日歡。」

顧夐,五代後蜀詞人。

有《顧太尉》詞,其《訴衷情》:

「永夜拋人何處去?絕來音。

香閣掩,眉斂,月將沉。

爭忍不相尋?怨孤衾。

換我心,為你心,始知相憶深。」

柳永《鳳棲梧》「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。」

詞又誤入《歐一陽一文忠公近體詩樂府》及《醉翁琴趣外編》。

周邦彥《慶宮春》:

「雲接平岡,山圍寒野,路回漸轉孤城。

衰柳啼鴉,驚風驅雁,動人一片秋聲。

倦途休駕,淡煙裡,微茫見星。

塵埃憔悴,生怕黃昏,離思牽縈。

華堂舊日逢迎。

花艷參差,香霧飄零。

絃管當頭,偏憐嬌鳳,夜深簧暖笙清。

眼波傳意,恨密約、匆匆未成。

許多煩惱,只為當時,一餉留情。」

十二、詩之境闊詞之言長

詞之為體,要眇宜修。

能言詩之所不能言,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。

詩之景闊,詞之言長。

【注】

屈原《楚辭·九歌·湘君》:「君不行兮夷猶,蹇誰留兮中洲,美要眇兮宜修」。

十三、言氣質神韻不如言境界

言氣質,言神韻,不如言境界。

有境界,本也。

氣質、神韻,末也。

有境界而二者隨之矣。

十四、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

「西風吹渭水,落日滿長安」,美成以之入詞,白仁甫以之入曲,此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者也。

然非自有境界,古人亦不為我用。

【注】

賈島《憶一江一 上吳處士》:「閩國揚帆去,蟾蜍虧復圓。

秋風吹渭水,落葉滿長安。

此夜聚會夕,當時雷雨寒。

蘭橈殊未返,消息海雲端。」

周邦彥《齊天樂》(秋思):

「綠蕪凋盡台城路,殊鄉又逢秋晚。

暮雨生寒,鳴蛩勸織,深閣時聞裁剪。

雲窗靜掩。

歎重拂羅裀,頓疏花簦尚有綀囊,露螢清夜照書卷。

荊一江一 留滯最久,故人相望處,離思何限?渭水西風,長安亂葉,空憶詩情宛轉。

憑高眺遠。

正玉液新芻,蟹螯初薦。

醉倒山翁,但愁斜照斂。」

白樸《雙調·德勝樂》(秋):「玉露冷,蛩吟砌。

聽落葉西風渭水。

寒雁兒長空嘹唳。

陶元亮醉在東籬。」

又《梧桐雨》雜劇第二折《普天樂》:「恨無窮,愁無限。

爭奈倉促之際,避不得驀嶺登山。

鑾駕遷。

成都盼。

更哪堪滻水西飛雁,一聲聲送上雕鞍。

傷心故園,西風渭水,落日長安。」

十五、周柳蘇辛最工長調

長調自以周、柳、蘇、辛為最工。

美成《浪淘沙慢》二詞,一精一壯頓挫,已開北曲之先聲。

若屯田之《八聲甘州》,東坡之《水調歌頭》,則佇興之作,格高千古,不能以常調論也。

【注】

周邦彥《浪淘沙慢》:

「曉一陰一重,霜凋岸草,霧隱城堞。

南陌脂車待發,東門帳飲乍闋。

正拂面、垂楊堪攬結。

掩紅淚、玉手親折。

念漢浦離鴻去何許,經時信音絕。

情切。

望中地遠天闊。

向露冷風清,無人處,耿耿寒漏咽。

嗟萬事難忘,唯是輕別。

翠尊未竭,憑斷雲、留取西樓殘月。

羅帶光銷紋衾疊。

連環解、舊香頓歇。

怨歌永、瓊壺敲盡缺。

恨春去、不與人期,弄夜色、空餘滿地梨花雪。」

又一闋:

「萬葉戰,秋聲露結,雁度沙磧。

細草和煙尚綠,遙山向晚更碧。

見隱隱、雲邊新月白。

映落照、簾幕千家,聽數聲、何處倚樓笛?裝點盡秋色。

脈脈。

旅情暗自消釋。

念珠玉、臨水猶悲感,何況天涯客?憶少年歌酒,當時蹤跡。

歲華易老,衣帶寬、懊惱心腸終窄。

飛散後、風一流 人阻。

蘭橋約、悵恨路隔。

馬蹄過、猶嘶舊巷陌。

歎往事、一一堪傷,曠望極。

凝思又把闌干拍。」

柳永,字耆卿,官至屯田員外郎,世稱柳屯田,北宋詞人,有《樂章集》,其《八聲甘州》:

「對瀟瀟暮雨灑一江一 天,一番洗清秋。

漸霜風淒緊,關河冷落,殘照當樓。

是處紅衰翠減,苒苒物華休。

惟有長一江一 水,無語低流。

不忍登高臨遠,望故鄉渺邈,歸思難收。

歎年來蹤跡,何事苦淹留。

想佳人、妝樓顒望,誤幾回、天際識歸舟。

爭知我、倚闌干處、正恁凝愁。」

蘇軾《水調歌頭》(丙辰中秋,歡飲達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懷子由。

):

「明月幾時有?把酒問青天。

不知天上宮闕,今夕是何年?我欲乘風歸去,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。
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間!

轉朱閣,低綺戶,照無眠。

不應有恨,何事長向別時圓?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一陰一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

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」

十六、稼軒別茂嘉十二弟

稼軒《賀新郎》詞「別茂嘉十二弟」,章法絕妙。

且語語有境界,此能品而幾於神者。

然非有意為之,故後人不能學也。

【注】

辛棄疾《賀新郎·送茂嘉十二弟》:

「綠樹聽鵜鴂。

更那堪、鷓鴣聲住,杜鵑聲切。

啼到春歸無尋處,苦恨芳菲都歇。

算未抵、人間離別。

馬上琵琶關塞黑,更長門翠輦辭金闕。

看燕燕,送歸妾。

將軍百戰身名裂。

向河梁、回頭萬里,故人長絕。

易水蕭蕭西風冷,滿座衣冠似雪。

正壯士、悲歌未徹。

啼鳥還知如許恨,料不啼清淚長啼血。

誰共我,醉明月?」

十七、辛韓詞開北曲四聲通押之祖

稼軒《賀新郎》詞:「柳暗凌波路。

送春歸、猛風暴雨,一番新綠」,又《定風波》詞:「從此酒酣明月夜。

耳熱」,「綠」、「熱」二字,皆作上去用。

與韓玉《東浦詞·賀新郎》以「玉」、「曲」葉「注」、「女」,《卜算子》以「夜」、「謝」葉「節」、「月」,已開北曲四聲通押之祖。

【注】

辛棄疾《賀新郎》:

「柳暗凌波路。

送春歸、猛風暴雨,一番新綠。

千里瀟湘葡萄漲,人解扁舟欲去。

又檣燕、留人相語。

艇子飛來生塵步,唾花寒、唱我新番句。

波似箭,催鳴櫓。

黃陵祠下山無數。

聽湘娥、泠泠曲罷,為誰情苦。

行到東吳春已暮,正一江一 闊、潮平穩渡。

望金雀、觚稜翔舞。

前度劉郎今重到,問玄都、千樹花存否?愁為倩,弦訴。」

辛棄疾《定風波》:

「金印纍纍佩陸離,河梁更賦斷腸詩。

莫擁旌旗真個去。

何處?玉堂元自要論思。

且約風一流 三學士,同醉。

春風看試幾槍旗。

從此酒酣明月夜。

耳熱。

那邊應是說儂時。」

韓玉,字一溫一 甫,南宋詞人,有《東浦詞》,其《賀新郎》(詠水仙):

「綽約人如玉。

試新妝、嬌黃半綠,漢宮勻注。

倚傍小欄閒凝佇,翠帶風前似舞。

記洛浦、當年儔侶。

羅襪生塵香冉冉,料征鴻、微步凌波女。

驚夢斷,楚一江一 曲。

春工若見應為主。

忍教都、閒亭邃館,冷風淒雨。

待把此花都折取,和淚連香寄與。

須信到、離情如許。

煙水茫茫斜照裡,是一騷一人、九辨招魂處。

千古恨,與誰語?」

韓玉《卜算子》:

「楊柳綠成一陰一,初過寒食節。

門掩金鋪獨自眠,哪更逢寒夜。

強起立東風,慘慘梨花謝。

何事王孫不早歸?寂寞鞦韆月。」

十八、蔣、項不足與容若比

譚復堂《篋中詞遜謂:「蔣鹿潭《水雲樓詞》與成容若、項蓮生,二百年間,分鼎三足。」

然《水雲樓詞》小令頗有境界,長調唯存氣格。

《憶雲詞》一精一實有餘,超逸不足,皆不足與容若比。

然視皋文、止庵輩,則倜乎遠矣。

【注】倜,遠離的樣子。

譚獻,好復堂,近代詞人,選輯清人詞為《篋中詞遜,另著有《復堂詞》。

蔣春霖,字鹿潭,清代詞人,有《水雲樓詞》。

項鴻祚,字蓮生,清代詞人,有《憶雲詞甲乙丙丁懼》。

十九、清人推尊北宋詞

詞家時代之說,盛於國初。

竹垞謂:詞至北宋而大,至南宋而深。

後此詞人,群奉其說。

然其中亦非無具眼者。

周保緒曰:「南宋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,高不到北宋渾涵之詣。」

又曰:「北宋詞多就景敘情,故珠圓玉潤,四照玲瓏。

至稼軒、白石,一變而為即事敘景,故深者反淺,曲者反直。」

潘四農曰:「詞濫觴於唐,暢於五代,而意格之閎深曲摯,則莫盛於北宋。

詞之有北宋,猶詩之有盛唐。

至南宋則稍衰矣。」

劉融齋曰:「北宋詞用密亦疏,用隱亦亮,用沈亦快,用細亦闊,用一精一亦渾。

南宋只是掉轉過來。」

可知此事自有公論。

雖止庵詞頗淺薄,潘、劉尤甚。

然其推尊北宋,則與明季雲間諸公,同一卓識也。

【注】

朱彝尊,號竹垞,清代詞人,其《詞綜·發凡》:「世人言詞,必稱北宋。

然詞至南宋始極其工,至宋季而始極其變。」

保緒語見周濟《介存齋論詞雜著》。

潘德輿,號四農,清代詩人,其語見《養一齋集》卷二十二「與葉生名澧書」。

劉融齋語見劉熙載《藝概》卷四《詞曲概》。

雲間諸公,指明末詞人陳子龍、宋征輿、李雯,三人皆為松一江一 華亭(今上海松一江一 ,雲間為松一江一 別稱)人,時稱「雲間三子」。

二十、論唐五代北宋詞

唐五代、北宋之詞,可謂「生香真色」。

若雲間諸公,則綵花耳。

湘真且然,況其次也者乎?

【注】「生香真色」語出王士禛《花草蒙拾》。

湘真指陳子龍詞集《湘真閣》,今佚。

分類:未分類項

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
人間詞話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