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學詞典十善業道意思及解釋 - 佛學大詞典在線查詢十善業道,佛教詞典十善業道詞彙及解釋

佛學知識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:

十善業道經

佛學大詞典:【十善業道經】全一卷。唐代實叉難陀譯。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。系佛在龍宮為娑伽羅龍王所說,內容為有關十善業之功德。經載,永離十惡而修行十善者,有如下之功德:離殺生者成就十離惱法,離偷盜者得十種可保信法,離邪行者得四種智所贊法,離妄語者得八種天所贊法,離兩舌者得五種不可壞法,離惡口者成就八種淨業,離綺語者

十善業道

丁福保佛學大詞典:【十善業道】(名數)十善之業行,為生於善處之道,故曰十善業道。見善惡條。

十善業道經

丁福保佛學大詞典:【十善業道經】(經名)一卷,唐實叉難陀譯,佛為海龍王說一切法,無不由心,應修十善,終明廣攝十善之功德及一切之善法。

十善業道

佛學常見辭彙:【十善業道】十種良善的行為是通向善處的道路。

十善業道界趣差別

法相辭典:【十善業道界趣差別】p0134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三卷十一頁云:問:於何界何趣?有幾善業道可得?答:欲界具十。或律儀,或非律儀非不律儀,所攝。色界亦具十。皆律儀所攝。無色界中,成就有十;現前唯三。於諸趣中。那落迦有後三。傍生鬼趣具十。皆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。人趣三洲,及欲界天,皆具有十。或律儀,或非律儀非

十善業道所得異熟等果

法相辭典:【十善業道所得異熟等果】p0141雜集論七卷十五頁云:十善業道異熟果者:於人天趣中,受人天異熟。等流果者:即於彼處,各隨其相,感得自身眾具興盛。增上果者:即於彼處,各隨其相,感得所有外事興盛。如不善業道建立異熟果等三種差別,如是有漏善業道,於人天中,三果差別,如其所應,亦當建立。

十善業道根本加行後起差別

法相辭典:【十善業道根本加行後起差別】p0145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三卷九頁云:今應顯示十善業道根本加行後起三種差別。謂離十不善業道根本,即十善業道根本。離不善業道加行後起,即善業道加行後起。此復雲何?猶如勤策,受具戒時,先整衣服,入受戒場,頂禮僧足,求親教師,受持衣缽,往問遮處,來至眾中,重問遮難,白一羯磨,乃

十善業道增時能令內外諸物增盛

法相辭典:【十善業道增時能令內外諸物增盛】p0147大毗婆沙論一百十三卷十八頁云:雲何由此令諸外物有時增耶?謂若離斷生命業道增時,一切外物,悉多光澤,長時堅住。離不與取業道增時,一切外物,不為災患霜雹等障之所侵損。離欲邪行業道增時,一切外物,無諸怨競。離虛誑語業道增時,一切外物,皆多香潔。離離間語業道增時,一

三妙行與十善業道相攝

法相辭典:【三妙行與十善業道相攝】p0223發智論十一卷一頁云:三妙行,十善業道,為三攝十,十攝三耶?答:三攝十;非十攝三。不攝者何?謂除業道所攝身語意妙行,所餘身語意妙行。

佛說十善業道經

閱藏知津:【佛說十善業道經】唐于闐國沙門實叉難陀譯佛為海龍王說一切法靡不由心,應修十善,遂廣明十善功德,及攝一切佛法。即方等部海龍王經中一品
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