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綱目

  • 漢語學習
  • 本草綱目
  • 金星草,金釧草、大金星鳳尾、鳳尾草、石韋、牛舌蕨、七星草

    別名:金釧草、大金星鳳尾、鳳尾草、石韋、牛舌蕨、七星草 氣味:苦 藥性:寒 毒性:無毒 歸經:心經、脾經、小腸經、大腸經 附方:解熱,通淋,消癰瘡,解硫磺中毒。用根泡油

    白瓷器

    藥性:平 毒性:無毒 附方:1、鼻血不止。用定州白瓷細末,吹少計入鼻,血立止。2、吐血不止。用上等白瓷研末二錢,皂莢子仁煎湯送下。三付即愈。3、小便淋痛。用真定白瓷,煆

    淫羊霍,仙靈脾、放杖草、棄杖草、千兩金、幹雞筋、黃連祖、三枝九葉草、剛草

    別名:仙靈脾、放杖草、棄杖草、千兩金、幹雞筋、黃連祖、三枝九葉草、剛草 氣味:辛 藥性:寒、溫 毒性:無毒 附方:1、陽痿,腰膝冷。用淫羊藿一斤,酒一鬥浸泡三天後,常飲

    紫參

    釋名:牡蒙、童腸、馬行、眾戎、五鳥花。 氣味:(根)苦、寒、無毒。 主治: 1、下痢。用紫參半斤,加水五升,煎成二升。再加入甘草二兩,煎至半升,分三次服。此方名“紫參湯

    徐長卿,寮刁竹、逍遙竹、遙竹逍、瑤山竹、了刁竹、對節蓮、竹葉細辛、銅鑼草、一枝香、英雄草、鬼督郵、石下長卿、別仙蹤、料刁竹、釣魚竿、一枝箭、料吊、土細辛、九頭獅子草、鈴柴胡、生竹、牙蛀消、線香草、小對葉草、對月草、天竹、溪柳、蛇草、黑薇

    別名:寮刁竹、逍遙竹、遙竹逍、瑤山竹、了刁竹、對節蓮、竹葉細辛、銅鑼草、一枝香、英雄草、鬼督郵、石下長卿、別仙蹤、料刁竹、釣魚竿、一枝箭、料吊、土細辛、九頭獅子草

    鶩,名鴨、舒鳧、家鳧、末匹

    別名:名鴨、舒鳧、家鳧、末匹 氣味:甘 藥性:大寒 毒性:無毒 附方:治鶩肪:氣虛、寒熱、水腫。瘰癧出水,可用鴨油調半夏末敷塗。肉:久虛發熱,吐痰咳血。用黑嘴白鴨一只,

    釋名: 氣味:麋角:甘、熱、無毒。 主治: 1、補虛損,生精血。去風溫,壯筋骨。用鹿角削細,加真酥一兩,酒一升,慢火炒幹,取四兩;又用麋角削細,加真酥二兩、米醋一升,慢

    鴿

    釋名:鵓鴿、飛奴。 氣味:白鴿肉:鹹、平、無毒。鴿屎:辛、溫、微毒。 主治:鴿屎:(左盤龍) 1、帶下排膿。用野鴿屎一兩,炒至微焦。白術、麝香各一分,赤芍藥、青木香各半

    虎,烏徒、大蟲、李耳

    別名:烏徒、大蟲、李耳 氣味:辛、酸 藥性:微熱、平 毒性:無毒 附方:虎肉:益氣力,止多唾,治瘧及惡心欲嘔。虎骨:1、臂脛疼痛。用虎脛骨二兩(搗碎炙黃)、羚羊角屑一兩

    萱草,忘居、療愁、丹棘、鹿蔥、鹿劍、宜男、忘憂

    別名:忘居、療愁、丹棘、鹿蔥、鹿劍、宜男、忘憂 氣味:甘 藥性:涼 毒性:無毒 附方:1、通身水腫。用萱草根、葉曬幹研細,每服二錢,飯前服,米湯送下。2、小便不通。用萱草

    蕪荑

    釋名:無姑、木名 氣味:辛、平、無毒。 主治: 1、脾胃有蟲,食即痛。面黃無色。用蕪荑仁二兩,和面炒成黃色,研為末。每服二匙,米湯送下 2、殺體內寄生蟲。用生蕪荑、生檳榔

    通脫木

    釋名:通草、活奪、離南。 氣味:甘、淡、寒、無毒。 主治:水腫癃閉,明目退退熱,瀉肺,利小便。

    律草

    釋名:勒草、葛勒蔓、來莓草。 氣味:甘、苦、寒、無毒。 主治: 1、小便石淋。取律草根汁一升飲服,石當出,不出再服。 2、小便膏淋。取律草根生汁三升、醋二合,混勻一次服下

    黃連

    釋名:亦名王連、支連。 氣味:(根)苦、寒、無毒。 主治: 1、心經實熱。用黃連七一,加水一碗半,煎成一碗,飯後過一陣(食遠)溫服。小兒減量。 2、伏暑發熱、作渴、嘔吐及

    巴戟天

    釋名:亦名不雕草、三蔓草。 氣味:(根)辛、甘、微溫、無毒。 主治:風濕、腳氣、腎虛、陽痿。

    白蟻泥

    釋名:用松土上的白蟻泥,同黃丹一起炒,炒黑後,研細,和香油塗搽惡瘡腫毒,有效。 氣味: 主治:用松土上的白蟻泥,同黃丹一起炒,炒黑後,研細,和香油塗搽惡瘡腫毒,有效

    橄欖

    釋名:青果、忠果、諫果。 氣味:實:酸、甘、溫、無毒。欖仁:甘、平、無毒。核:甘、澀、溫、無毒。 主治:實: 1、中河豚毒。取橄欖及木煮水服可解。 2、唇裂生瘡。用橄欖炒

    鱧腸

    釋名:蓮子草、早蓮草、墨煙草、墨頭草、墨菜,猢猻、豬牙草。 氣味:(草)甘、酸、平、無毒。 主治: 1、烏須固齒。用鱧腸草連根一斤,酒洗凈,灑鹽四天淹三天,連汁放入油鍋

    防風

    釋名:亦名銅蕓、茴蕓、茴草、屏風、百枝、百蜚。 氣味:甘、溫、無毒。 主治: 1、自汗不止。用防風,去掉蘆頭(按:蘆頭是指接近根部的葉柄殘基),每服二錢,浮麥煎湯送下。

    蛔蟲

    釋名:人龍。 氣味:大寒。 主治: 1、多年風眼。用蛔蟲五條,曬幹,研為末,加膩粉一錢、石膽半錢,共研為末點眼。每日二、三次。 2、一切冷瘺。和人吐蛔蟲燒灰塗搽。塗前以甘

     
    漢語學習
    漢語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