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學詞典食四分意思及解釋 - 佛學大詞典在線查詢食四分,佛教詞典食四分詞彙及解釋

佛學知識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:

乞食四分

佛學大詞典:【乞食四分】據寶雲經卷八載,佛制乞食之法,一日之中,必以七家為限,為無多貪之故。又比丘須將乞得之食物分作四分,故稱乞食四分。四分即:(一)一分奉同梵行者,同梵行者,即同修淨行之人。凡乞食時,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,或有老病等不便行履者,比丘得食歸時,則以一分奉之,令其飽滿,亦得安心修道。(二)一分與窮

乞食四分

丁福保佛學大詞典:【乞食四分】(名數)一奉同梵行者,二與窮乞,一與鬼神,一自食。見寶雲經六。

食四分

丁福保佛學大詞典:【食四分】(儀式)凡有飯四分之:一、供養本尊。二、行者自分。三、同學者來食。四、濟饑貧。若待同學不來,行者亦可自食。見不思議疏下。

乞食四分

三藏法數:【乞食四分】[出寶雲經]乞食之法。一日止以七家為限。為無多貪故也。出家之人。常行乞食。復分作四分。故名乞食四分。一分奉同梵行者同梵行者。謂同修淨行之人也。凡乞食時。必有同修之人。看守房舍。或有老病。不便行履者。得食歸時。則以一分奉之。令其飽滿。亦得安心修道也。一分與窮乞人與窮乞人者。謂乞得食時。遇有

食四分

佛學常見辭彙:【食四分】凡有飯食,即以四分分之,一供養本尊,二行者自分,三同學共食,四以濟饑貧。
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