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肝化痰湯的作用與功效,抑肝化痰湯正確吃法,抑肝化痰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抑肝化痰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抑肝化痰湯

抑肝化痰湯成分組成:

山梔10g,黃芩10g,龍膽草10g,菊花10g,防風10g,半夏6g,橘紅6g,甘草6g,制川軍10g,礞石30g,茯苓12g。

抑肝化痰湯出處:

《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》引冷柏枝方。

抑肝化痰湯主治:

痰熱肝火證,痰多而粘稠色黃,或結為塊,胸膈痞悶,噁心時作,口乾口苦,頭暈目眩,脅痛目赤,煩躁易怒,少寐多夢,小便短赤,大便乾燥,舌紅,苔黃膩,脈弦滑有力,或弦數。

抑肝化痰湯加減:

抑肝化痰湯功效:

清熱化痰,涼肝瀉熱。

抑肝化痰湯用法用量:

水煎服。

抑肝化痰湯制備方法:

抑肝化痰湯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山梔,黃芩清三焦鬱火;龍膽草清肝膽實熱;菊花、防風涼肝散風利頭目,並能順逆肝木上升之性;半夏、橘紅燥濕化痰;制軍、礞石開化頑痰而通腸利肺,使痰熱從大便排出;茯苓、甘草健脾利濕。合之則肺、脾、肝三髒兼治。

抑肝化痰湯用藥禁忌:

附註: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抑肝化痰湯
 
漢語學習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