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酲止瀉湯的作用與功效,解酲止瀉湯正確吃法,解酲止瀉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解酲止瀉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解酲止瀉湯

解酲止瀉湯成分組成:

白朮1兩,山茱萸1兩,茯苓1兩,柞木5錢,黃連3-5分,白芍5錢,附子1分。

解酲止瀉湯出處:

《辨證錄》卷七。

解酲止瀉湯主治:

酒濕傷脾腎,終年飲酒,不知禁忌,逞醉入房,過於洩精,久則脾氣大傷,變成水瀉,一感風寒,遂大瀉不止,如溏如積。

解酲止瀉湯加減:

解酲止瀉湯功效:

大補脾腎,解其濕熱之毒。

解酲止瀉湯用法用量:

水煎服。多服為佳。或10服之後,改為丸劑,朝夕服三月。

解酲止瀉湯制備方法:

解酲止瀉湯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此方脾腎雙補之藥也。用柞木、黃連以解其酒毒;用芩、術以消其水濕;用芍葯以斂其耗脫之陰;用附子一分,引群藥入腎,以掃蕩其濕熱,而非助其命門之虛陽也。

解酲止瀉湯用藥禁忌:

附註: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解酲止瀉湯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