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羌活補髓丸
羌活補髓丸成分組成:
羌活3兩,芎3兩,當歸3兩,桂心2兩,人參4兩,棗肉(研如脂)1升,羊髓1升,酥1升,牛髓2升,大麻仁2升(熬研如脂)。
羌活補髓丸出處:
《千金》卷十二。
羌活補髓丸主治:
髓虛腦痛不安,膽腑中寒。
羌活補髓丸加減:
羌活補髓丸功效:
羌活補髓丸用法用量:
每服30丸,稍加至40丸,以酒送下,1日2次。
羌活補髓丸制備方法:
上先搗五種干藥為末,下棗膏、麻仁又搗,相濡為一家。下二髓並酥,納銅缽中,重湯煎之,取好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羌活補髓丸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《千金方衍義》:補髓而用羌活之走督脈,桂心之溫髓髒,芎之逐腦風,當歸之潤血脈,麻仁之滋津液,乳酥、牛羊髓之透骨髓,參、棗之溫脾氣,脾氣溫而髓腑完固,腦病自安然。
羌活補髓丸用藥禁忌:
附註:
羌活丸(《普濟方》卷三十三引《聖惠》)、補髓羌活丸(《聖濟總錄》卷五十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