瀉黃散的作用與功效,瀉黃散正確吃法,瀉黃散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瀉黃散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瀉黃散

瀉黃散成分組成:

藿香葉7錢,山梔子仁1錢,石膏5錢,甘草3兩,防風4兩(去蘆,切,焙)。

瀉黃散出處:
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。

瀉黃散主治:

脾胃伏火,口瘡口臭,煩渴易饑,口燥唇乾,舌紅脈數,以及脾熱弄舌等。

瀉黃散加減:

瀉黃散功效:

瀉脾胃伏火。

瀉黃散用法用量:

每服1-2錢,水1盞,煎至5分,清汁溫服,不拘時候。

瀉黃散制備方法:

上銼,同蜜酒微炒香,為細末。

瀉黃散臨床應用:

1.重舌:甘某,女,65歲。1981年8月14日就診。因食煎餅,當晚感受風邪,出現舌中央有數個潰瘍面,約花生米樣大,舌下血脈脹起,狀似小舌(約1×3厘米)色紅有觸痛,善食易饑,口乾煩渴,疲倦煩熱,小溲色黃,舌紅苔黃中剝,脈細數。證屬脾胃伏火,陰虛血結,風熱內蘊。治宜清瀉脾火,養陰行血,佐以疏風。處方:藿香10克,梔子10克,生石膏30克,銀花15克,麥冬10克,山甲6克,防風12克,竹葉6克,甘草6克,每日1劑,水煎服。至8月20日,舌中潰瘍基本消失,舌下血脈隱退,觸之無疼痛,病已癒。2.唇瘡:陳某,男,30歲。1981年12月24日就診。患者在冬至前後,連續食火鍋,下唇起瘡,腫痛不止,口燥便結,食後腹脹,尿黃如茶色。服炎見寧、核黃素等未效。診見舌質紅,苔薄黃,脈弦數。辨為燥邪引動脾火上衝,治以瀉黃潤燥。擬瀉黃散加麥冬6克,每日1劑。藥後大便通暢,唇腫痛減,瘡溢黃水,逐漸結癡,一周後痊癒。3.小兒黃疸:薛立齋治一小兒,旬日內先兩目發黃,漸及遍身,用瀉黃散服之愈。4.小兒牙關緊閉:傅毓尚之子,潮熱惡寒,醫以羌、防、柴、葛之屬,熱愈甚,大汗淋漓,四肢怠惰,食已即饑。醫者猶謂能食為美,見其潮熱不退,更認為瘧疾,復用柴胡、檳榔之屬;其熱如故,問其大便甚難,又加大黃、枳殼,便仍未通,乃至牙關緊閉,口中流涎,面唇俱白,大汗嗜臥,腹中欲食,口不能入、前醫束手而去,始延余診。問其初有潮熱畏寒,繼則大汗易饑便堅,四體倦怠,後乃牙緊床腫涎流,診得諸脈弦小,惟兩關洪大之至。細察此症,雖屬三陽經病,但與太陽、少陽全無相涉,悉是陽明胃病。蓋胃中伏火,為中消候也。以瀉黃散加蒺藜、升麻、大黃與之。方中最妙防風、升麻有升陽瀉木之用,所以能啟發胃中伏火,不致清陽、邪火兩遏其中,使之盡行舒暢;又有蒺藜誘之,石膏涼之,大黃洩之,梔子引之,甘草調之,蜂蜜潤之,井井有法,誠為冒中伏熱之妙劑也。下嚥下熟睡一頃,牙關即開,流涎亦止,潮熱亦退,更以搜風潤腸之藥頻服而健。

各家論述:

1.《醫方考》:脾家伏火,唇口乾燥者,此方主之。唇者,脾之外候;口者,脾之竅,故唇口乾燥,知脾火也。苦能瀉火,故用山梔;寒能勝熱,故用石膏;香能醒脾,故用藿香;甘能緩脾,故用甘草,用防風者,取其發越脾氣而升散其伏火也。或用何以不用黃連?余曰:黃連苦而燥,此有唇口乾燥,則非黃連所宜,故惟梔子之苦而潤者為當耳。又問曰:既惡燥,何以不去防風?余曰:東垣己言之矣,防風乃風藥中之潤劑也,故昔人審擇而用之。2.《醫方集解》:此足太陰陽明藥也。山梔清心肺之火,使屈曲下行,從小便出。藿香理脾肺之氣,去上焦壅熱,辟惡調中。石膏大寒瀉熱,兼能解肌。甘草甘平和中,又能瀉火。重用防風者,取其升陽,能發脾中伏火,又能於土中瀉木也。3.《方劑學》:本方證是由脾胃伏火熏蒸於上所致。脾開竅於口,故見口瘡口臭,口燥唇乾等症。脾胃內有伏熱,故有煩渴易饑,不時弄舌等表現。方中石膏辛寒以治其熱,山梔苦寒以瀉其火,共成清上徹下之功。脾胃伏火與胃中實火不同,僅用清降,難徹此中伏火積熱,故方中重用防風,取其升散脾中伏火,也屬「火郁發之」的治則;更與石膏、山梔同用,是清降與升散並進,使能清降不傷脾胃之陽,升散能解伏積之火。藿香芳香醒脾,一以振復脾胃氣機,一以助防風升散脾胃伏火;以甘草瀉火和中,用蜜、酒調服,皆有緩調中上,瀉脾而不傷脾之意。正如王旭高所謂「蓋脾胃伏火,宜徐而瀉卻,非比實火當急瀉也」。

瀉黃散用藥禁忌:

附註:

瀉脾散(原書同卷)、瀉黃湯(《痘疹會通》卷四》。本方改為丸劑,名「瀉黃丸」(見《集驗良方》)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瀉黃散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