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五落散
五落散成分組成:
大黃6分,麥門冬7分(去心),栝樓5分,白薇7分,甘草5分(炙),當歸10分,干地黃7分,山茱萸7分,桑螵蛸7分(炙),石斛9分(六安者),茯苓5分,桂心3分,鐵屑3分(研),厚樸3分(炙),吳茱萸2分。
五落散出處:
《外台》卷十七引《崔氏方》。
五落散主治:
五勞、六極、七傷、八不足。裡急,胸脅脹痛,背痛頭眩,四肢重,腰膂強,環臍腹痛,小便或難或數,劇者大便去血,歙歙少氣,手足煩熱,臥不能舉起,起行不能久立,有病若此,名曰內極;或生愁憂恐怖,生熱,或飽食飲酒,房室自極,陽氣虛竭,耳鳴消渴,甚則手足浮腫,逆害飲食,名曰內消。
五落散加減:
若少氣力,加石斛;消渴,加栝樓;止痛,結煩裡急,加芍葯;腹中痛、下膿血,加厚樸4兩(炙);四肢酸疼,加當歸;歙歙少氣,加天門冬、白薇。
五落散功效:
長肌肉,補不足,久服益氣力。
五落散用法用量:
每服方寸匕,酒送下,1日3次。不知,稍增之。
五落散制備方法:
上為末,以白蜜1斤,棗膏1斤,蒸之,以溫湯浸之,和搜前藥,令如干飲狀,藥悉成,又別取牛膝5兩、肉蓯蓉6兩、附子3兩(炮),三物合搗下篩,納諸藥,和令相得。
五落散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五落散用藥禁忌:
忌海藻、菘菜、生蔥、蕪荑、醋物、鯉魚等。
附註:
五若散(《外台》卷十七)、山茱萸散(《聖濟總錄》卷八十九)、五洛散(《普濟方》卷二二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