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調中湯
調中湯成分組成:
白芍葯4兩,續斷1兩,芎藭1兩,甘草1兩,白朮3兩,柴胡3兩,當歸1兩半,烏梅1升,生薑4兩,厚樸3兩,枳實3兩,生李根3兩,白皮3兩。
調中湯出處:
《千金》卷二。
調中湯主治:
曾傷四月胎者,當預服。
調中湯加減:
調中湯功效:
調中湯用法用量:
上(口父)咀。以水1鬥,煮取3升,分4服,日3夜1,8日後復服1劑。
調中湯制備方法:
調中湯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《千金方行義》:調中者,調土中之墩阜坎陷也。土為萬物之母,一息不調,便生疾苦,況曾傷四月之孕,至此能無坎陷乎?固之之法,阜則削之,陷則培之。方中枳實、厚樸削平敦阜之劑也;白朮、甘草運平坎陷之劑也;芎、歸、芍、續疏通泉脈之劑也;柴胡、李根,一升清陽,一降逆氣;生薑、烏梅,一宣上壅,一固下脫。務令中州之氣無過不及,以平為期,則胎息之運動綽有餘地,孰謂立方之名無深意存焉。
調中湯用藥禁忌:
海藻、菘菜、桃李、雀肉等。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