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黃丸的作用與功效,雄黃丸正確吃法,雄黃丸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雄黃丸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雄黃丸

雄黃丸成分組成:

雄黃(研)4分,巴豆4分,莽草(炙)4分,鬼臼4分,蜈蚣3枚(炙)。

雄黃丸出處:

《外台》卷二十八引《小品方》。

雄黃丸主治:

蠱注。四肢浮腫,肌膚消索,咳逆腹大如水狀,漏洩。死後注易家人。食蟹中毒,煩亂欲死者。

雄黃丸加減:

雄黃丸功效:

雄黃丸用法用量:

宿勿食,服如小豆1丸,不知,加1丸。當先下清水,蟲長數寸,及下蛇,或如壞雞子,或白如膏。下訖,後作蔥豉粥、鴨羹補之。

雄黃丸制備方法: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藥成,密器封之,勿令洩氣。

雄黃丸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雄黃丸用藥禁忌:

忌生魚、生菜、豬肉、蘆筍、冷水,暖食將養。

附註:

萬病丸(《千金》卷二十四)、五蠱黃丸(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七)。《聖濟總錄》:用雄黃一兩,以油從旦至夜煎之取出別研,莽草一兩,鬼臼一兩,蜈蚣大者一條,巴豆二十枚,去皮心炒黃。搗羅三味為末,別研巴豆、雄黃和勻,煉蜜為丸,如小豆大。每服三丸至五丸,米飲送下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雄黃丸
 
漢語學習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