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五汁飲
五汁飲成分組成:
梨汁、荸薺汁、鮮葦根汁、麥冬汁、藕汁(或用蔗漿)。
五汁飲出處:
《溫病條辨》卷一。
五汁飲主治:
太陰溫病,口渴,吐白沫粘滯不快者。癉瘧,陰氣先傷,陽氣獨發,但熱不寒,或微寒多熱,舌干口渴。
五汁飲加減:
欲清表熱,則加竹葉、連翹;欲瀉陽明獨勝之熱,而保肺之化源,則加知母;欲救陰血,則加生地、元參;欲宣肺氣,則加杏仁;欲行三焦開邪出路,則加滑石。
五汁飲功效:
甘寒救液。
五汁飲用法用量:
臨時斟酌多少,和勻涼服;不甚喜涼者,重湯燉溫服。
五汁飲制備方法:
五汁飲臨床應用:
1.不食:慶室女;16歲。不食十餘日,諸醫不效,面赤,脈洪。與五汁飲降胃陰法,兼服牛乳,三日而大食矣。2.低熱:邱,18歲。溫熱愈後,午後微熱不除,脈弦數,面赤。與五汁飲三日,熱退進食,七日全愈。
各家論述:
《成方便讀》:方中五物,皆用鮮汁,取其甘涼退熱,而其力較干者煎湯為尤甚。且五物之中,雖皆屬甘寒,而各自為用。如梨之清肺,蘆之清胃,二味皆能流利大腸;溫邪雖屬無形,恐內有痰滯,荸薺可以消導之;熱傷陰血,則血熱相瘀,藕汁可以行散之;甘蔗甘平,和中養胃,一如方中用甘草之意,此亦善於立方者耳。
五汁飲用藥禁忌: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