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質汗的作用與功效,土質汗正確吃法,土質汗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土質汗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土質汗

土質汗成分組成:

益母草(三月采,一名夏枯草)、一重擔。

土質汗出處:

《外台》卷二十九引《近效方》。

土質汗主治:

折傷內損,有瘀血,每天陰則疼痛。兼療產婦產後諸疾。

土質汗加減:

土質汗功效:

療風,益心力。

土質汗用法用量:

揀擇,去諸雜草及干葉,以新水淨洗,於箔上攤曬,令水盡,則用手捩斷,可長5寸,勿用刀切;即置鑊中,量水兩石,令水高草2-3寸,則縱火煎,候益母草糜爛,水3分減2,濾去草,取5-6斗汁,瀉入盆中,澄之半日,以綿濾取清汁,盆中滓澱並盡棄之,其清汁子小釜中慢火煎,取1斗如稀餳。每服取梨許大,暖酒和服之,1日2次。和羹粥吃並得。如遠行不能將稀煎去,即更煉令稠硬,停作小丸服之。7日內則疼痛漸瘳,14日平復。或有產婦惡露不盡及血運,1兩服即愈。

土質汗制備方法:

土質汗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土質汗用藥禁忌:

附註:

《外台》註:《開寶本草》云:質汗主金瘡傷折,瘀血內損,補筋,消惡血,下血,婦人產後諸血。並酒消服之,亦敷病處。出西蕃,如凝血。蕃人煎甘草、松淚、檉乳、地黃;並熱血成之。今以益母成煎,故謂之土質汗也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土質汗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