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歸導滯湯的作用與功效,當歸導滯湯正確吃法,當歸導滯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當歸導滯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當歸導滯湯

當歸導滯湯成分組成:

當歸1兩,白芍1兩,萊菔子4錢,車前子(炒,研)1錢,枳殼(麩炒)1錢,檳榔1錢,甘草(炙)1錢。

當歸導滯湯出處:

《寒溫條辨》卷五。

當歸導滯湯主治:

痢疾。

當歸導滯湯加減:

紅痢,加桃仁;熱,加黃連2錢,黃芩2錢;日夜無度,或裡急後重之甚者,再加大黃、木香;溫病後痢疾,加白殭蠶、蟬蛻。

當歸導滯湯功效:

當歸導滯湯用法用量:

水煎,入蜜溫服。

當歸導滯湯制備方法:

當歸導滯湯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此方之奇妙,全在當歸、白芍。蓋洩瀉最忌當歸之滑,而痢疾最喜其滑也;白芍味酸,入肝以和木,使木不侵脾土;枳殼、檳榔消逐濕熱之邪;車前分利其水濕,而又不耗真陰之氣;萊菔辛辣,除熱去濕,又能上下通達,消食利氣,使氣行於血分之中,助歸、芍以生新血而蕩滌其瘀血也,加百草、蜂蜜以和中,則又無過烈之患,奏功之神奇,實有妙理耳。

當歸導滯湯用藥禁忌:

附註: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當歸導滯湯
 
漢語學習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