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丸的作用與功效,紫丸正確吃法,紫丸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紫丸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紫丸

紫丸成分組成:

代赭1兩,赤石脂1兩,巴豆30枚,杏仁50枚。

紫丸出處:

《千金》卷五。

紫丸主治:

小兒變蒸,發熱不解,並挾傷寒溫壯,汗後熱不歇;及腹中有痰癖,哺乳不進,乳則吐嘔,食癇,先寒後熱者。

紫丸加減:

紫丸功效:

消積聚。

紫丸用法用量:

30日兒服如麻子大1丸,與少乳汁送下,食頃後與少乳,勿令多。至日中當小下熱除,若未全除,明旦更與1丸,百日兒服如小豆大1丸,以此准量增減。夏月多熱,喜令發疹,20-30日輒1服佳。紫丸雖下不虛人。

紫丸制備方法:

上為末,巴豆、杏仁別研為膏,相和,更搗二千杵,當自相得。若硬,入少蜜同搗之,密器中收。

紫丸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1.《醫林纂要》:紫霜丸以治變蒸不解。蓋髒氣變動之際,宜鎮定其心神,安固其氣血,而隨之以推陳致新也。二石可鎮心神,固氣血;杏仁、巴豆霜可推陳致新而用之有節也。2.《小兒藥證直訣類證釋義》:此方巴豆攻下積聚,伍以赤石脂以緩之,代赭石、杏仁鎮驚降逆,故能治小兒積聚以及驚痰諸證。由於此方巴霜較多,攻洩有餘,是為治標之劑,實積及實熱生痰者宜之。

紫丸用藥禁忌:

附註:

紫雙丸(《聖惠》卷七十六)、紫霜丸(《局方》卷十)、紫霞丸(《幼科類萃》卷六)、紫丸子(《赤水玄珠》卷二十六)、四味紫丸(《杏苑》卷七)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紫丸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