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丁香丸
丁香丸成分組成:
丁香1兩,硼砂2兩(研),木香2兩,桂心2兩,附子2兩(炮裂,去皮臍),乾薑2兩(炮裂,銼),川大黃2兩(生,搗羅為末),青橘皮3兩(湯浸,去白瓤,焙),蓬莪術2兩,巴豆霜3兩,牽牛子4兩(生,搗羅取末2兩),京三稜2兩(醋浸7日,去白,煨,銼),干漆2兩(搗碎,炒令煙出),豬牙皂莢2兩(炙令煙盡),香墨2兩。
丁香丸出處:
《聖惠》卷四十九。
丁香丸主治:
宿食積滯,心腹脹滿,面色萎黃,臍腹疼痛。
丁香丸加減:
丁香丸功效:
化氣消食。
丁香丸用法用量:
每服3丸至5丸,以溫酒或溫水送下。
丁香丸制備方法:
上藥除硼砂、大黃、巴豆霜外,餘者為末,入牽牛子令勻,先取好釅醋一大碗,化硼砂,去滓,入於鍋中,以慢火煎之;次下巴豆攪令散,經兩食久;次下大黃末,熬攪成稠膏,拌和諸藥末,更入醋煮麵糊,和令硬軟得所,搗三五百杵,為丸如綠豆大。
丁香丸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丁香丸用藥禁忌:
附註:
方中硼砂,《聖濟總錄》作「硇砂」。蓬莪術、巴豆霜用量原缺,據《醫方類聚》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