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五補丸
五補丸成分組成:
防風1兩半,人參1兩半,蓯蓉1兩半,干地黃1兩半,羚羊角1兩半,麥門冬1兩半,天門冬1兩半,芍葯30株,獨活30株,乾薑30株,白朮30株,丹參30株,食茱萸(一本雲山茱萸)30株,甘草30株,茯神30株,升麻30株,黃耆30株,甘菊花30株,地骨皮30株,五加皮30株,石斛30株,牛膝30株,薯蕷30株,秦艽1兩,芎1兩,生薑屑1兩,桂心1兩,防己1兩,黃芩1兩,寒水石3兩,附子18銖,石膏3兩。
五補丸出處:
《千金》卷八。
五補丸主治:
風病服湯藥,患虛熱翕翕然。
五補丸加減:
五補丸功效:
五補丸用法用量:
每服20丸,稍加至30丸,生薑蜜湯送下,1日3次。
五補丸制備方法:
上為末,白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五補丸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《千金方衍義》:五補者,補五臟諸虛不足也。方下主治虛熱而反用桂、附、乾薑者,以虛熱不得溫補不散,反謂溫能除大熱也。致虛之由,良因服風藥過多,故仍用獨活、防己、防風引領參、耆入於殘破之區,與太陽病下後,其氣上衝者,與桂枝湯用前法同義。黃芩、菊花清解於上,石膏、寒水石降洩於下,白朮、甘草鎮守於中,余藥各隨所主,以補五臟諸虛不足也。
五補丸用藥禁忌:
忌油、面、蒜、生冷、醋滑、豬、羊、雞、魚等。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