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導赤散
導赤散成分組成:
生地黃、甘草(生)、木通各等分(一本不用甘草,用黃芩)。
導赤散出處:
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。
導赤散主治:
心經有熱或心移熱於小腸。口渴面赤,心胸煩熱,渴欲冷飲,口舌生瘡;小便赤澀,尿時刺痛。
導赤散加減:
導赤散功效:
清熱利水。
導赤散用法用量:
每服3錢,水1盞,入竹葉同煎至5分,食後溫服。
導赤散制備方法:
上為末。
導赤散臨床應用:
1.淋證:本方治療小便淋證15例,其中砂淋5例,氣淋7例,血淋3例,均見小便短澀,痛引臍中,甚則腰痛、腰脹,脈弦數或細數,苔白膩或薄黃等。以本方為基礎,砂淋加海金砂、扁蓄、金錢草;血淋加白茅根、生側柏、小薊;氣淋加川樸、香附。治療結果:痊癒9例,好轉6例。2.血淋:小溲血淋,莖中作痛,系熱入膀胱,止血非其所宜,擬用錢氏導赤散加味治之。生地黃3錢,木通2錢、肥知母一錢5分,川黃柏一錢5分(炒),淡竹葉3錢,甘草梢8分,水同煎服。3.產後尿閉:作者用本方治癒產後尿閉多例。本方列舉兩例典型病案,在使用本方前曾用過補中益氣湯、生化湯、四物湯等,但療效不顯,改用本方後痊癒,且無再度復發現象。4.夢遺:婁全善雲,一壯年夢遺白濁,與澀精藥益甚,改用導赤散大劑服之,遺濁皆止。5.結膜充血:張某某,男,25歲。主訴:兩眼發紅生眵將近一月,用過多種眼藥水無效。檢查:兩眼瞼結膜瀰漫性充血,球結膜接近二眥部充血明顯,舌赤,脈數。症由心火,治當清降。處方:導赤散加黃芩。5劑後複診,充血減退,眼眵已無。再予原方5劑而愈。
各家論述:
1.《醫方考》:是方也,生地黃可以涼心,甘草梢可以瀉熱;佐之以木通,則直走小腸、膀胱矣。名曰導赤者,導其丙丁之赤,由溺而洩也。2.《古今名醫方論》:錢氏制此方,意在制丙丁之火,必先合乙癸之治。生地黃涼而能補,直入下焦,培腎水之不足,腎水足,則心火自降;佐以甘草梢,下行緩木之急,即以瀉心火之實,且治莖中痛;更用木通盜小腸之滯,即以通心火之郁,是一治兩得者也。此方涼而能補,較之用苦寒伐胃,傷其生氣者遠矣。3.《醫方集解》:此手少陰、太陽藥也。生地涼心血,竹葉清心氣,木通除心火入小腸,草梢達莖中而止痛。4.《古方選注》:生地入胃而能下利小腸;甘草和胃而下療莖中痛;木通、淡竹葉皆輕清入腑之品,同生地、甘草,則能從黃腸導有形之熱邪入於赤腸,其濁中清者,復導引滲入黑腸而令氣化,放曰導赤。5.《小兒藥證直決箋正》:方以洩導小水為主,雖曰清心,必小溲黃赤短澀者可用。一本有黃芩,則清肺熱,所以宣通水道之上源也。
導赤散用藥禁忌:
附註:
導赤湯(《外科證治全書》卷五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