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脾瀉胃湯的作用與功效,通脾瀉胃湯正確吃法,通脾瀉胃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通脾瀉胃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通脾瀉胃湯

通脾瀉胃湯成分組成:

麥門冬1兩,茺蔚子1兩,防風1兩,大黃1兩,黑參1兩,知母1兩,天門冬1兩5錢,黃芩1兩5錢。

通脾瀉胃湯出處: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卷六。

通脾瀉胃湯主治:

眼黃膜上衝外障。此因腎臟風冷,胃家極熱,初患之時,疼痛發歇,作時赤澀淚出,漸生黃膜,直覆黑睛,難辨人物。胃中伏熱鬱於內,眼久注不開,內生虛肉,眵淚膠凝者。

通脾瀉胃湯加減:

通脾瀉胃湯功效:

通脾瀉胃湯用法用量:

每服1錢,以水1盞,煎至5分,去滓,食後溫服。並宜鐮鉤熨烙,然後點曾青膏。

通脾瀉胃湯制備方法:

上為細末。

通脾瀉胃湯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通脾瀉胃湯用藥禁忌:

附註:

《審視瑤函》有石膏、車前子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通脾瀉胃湯
 
漢語學習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