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應痛膏
應痛膏成分組成:
當歸半兩,秦艽半兩,何首烏半兩,敗龜半兩,白蘞半兩,白及半兩,白朮半兩,白芷半兩,杏仁(去皮尖)半兩,木鱉子(去殼)半兩,芎半兩,延胡素半兩,密佗僧(鍛,研)半兩(用麻油8兩熬前藥,令杏仁黃黑色為度,漉出藥滓,入後藥),乳香(研)1分,麒麟竭(研)1分,沒藥(研)1分,楓香脂(研)1分,鉛丹3兩。
應痛膏出處: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○。
應痛膏主治:
癰疽發背,及諸種瘡腫。
應痛膏加減:
發背,加附子末1分,同熬勻,用紙花子貼瘡上。
應痛膏功效:
應痛膏用法用量:
應痛膏制備方法:
上先用油煎前十三味,去滓,入後五味再熬,用柳枝幹攪勻,令黑色成膏青為度。
應痛膏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應痛膏用藥禁忌: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