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龍肝湯的作用與功效,伏龍肝湯正確吃法,伏龍肝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伏龍肝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伏龍肝湯

伏龍肝湯成分組成:

伏龍肝5合(末),干地黃5兩(1方用黃柏),阿膠3兩,發灰2合,甘草3兩,乾薑3兩,黃芩3兩,地榆3兩,牛膝3兩(1作牛蒡根)。

伏龍肝湯出處:

《千金》卷二十。

伏龍肝湯主治:

下焦虛寒損,或先見血後便轉,此為近血,或利不利。

伏龍肝湯加減:

伏龍肝湯功效:

伏龍肝湯用法用量:

以水9升,煮取3升,去滓下膠煮消,下發灰,分為3服。

伏龍肝湯制備方法:

伏龍肝湯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《千金方衍義》:黃土湯於中除術、附,加乾薑、牛膝、地榆、發灰以散血中之滯;緣其人榮血既傷,下焦雖有虛寒,但需乾薑之溫散,不勝術附之燥烈也。可見治血但取歸經,不必究其先後遠近耳。

伏龍肝湯用藥禁忌:

忌海藻、菘菜、蕪荑。

附註:

伏龍肝散(《聖惠》卷四十七)。《外台》引《崔氏方》有生(木解)皮,無地榆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伏龍肝湯
 
漢語學習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