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十珍散
十珍散成分組成:
芫花(醋浸,焙)3錢,赤茯苓3錢,桑白皮(炒)3錢,澤瀉3錢,葶藶(炒)3錢,黑牽牛(炒)3錢,川椒(並目)2錢,甘遂1錢,雄黃1錢,大戟1錢。
十珍散出處:
《普濟方》卷一九二。
十珍散主治:
水氣。
十珍散加減:
先從足起,倍葶藶;先陰腫,倍澤瀉;先眼腫,倍牽牛;先腹腫,倍川椒;先口腫,倍大戟;先手腫,倍桑皮;先脅腫,倍甘草;先頭腫,倍芫花;先腰腫,倍茯苓;先腎腫,倍雄黃。如在先小便不通者,先服通小便方,小便通病不退,再用此方。
十珍散功效:
十珍散用法用量:
五更溫酒下3錢匕。小便利則愈。
十珍散制備方法:
上為末。
十珍散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十珍散用藥禁忌:
須審度病體強弱,久近冷熱,不可輕投。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