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黃升麻湯的作用與功效,麻黃升麻湯正確吃法,麻黃升麻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麻黃升麻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麻黃升麻湯

麻黃升麻湯成分組成:

麻黃2兩半(去節),升麻1兩1分,當歸1兩1分,知母18銖,黃芩18銖,葳蕤18銖(1作菖蒲),芍葯6銖,天門冬6銖(去心),桂枝6銖(生成),茯苓6銖,甘草6銖(炙),石膏6銖(碎,綿裹),白朮6銖,乾薑6銖。

麻黃升麻湯出處:

《傷寒論》。

麻黃升麻湯主治:

冬溫誤行汗下,陽熱陷於厥陰,經脈為邪氣所遏,下部脈不至,咽喉不利,唾膿血。

麻黃升麻湯加減:

麻黃升麻湯功效:

發越郁陽,清上溫下。

麻黃升麻湯用法用量:

以水1鬥,先者麻黃1-2沸,去上沫,納諸藥,煮取3升,去滓,分3次溫服,相去如炊3斗米頃令盡。汗出愈。

麻黃升麻湯制備方法:

麻黃升麻湯臨床應用:

慢性腸炎:高×,男,38歲,農民。患者素有脾虛便溏(慢性腸炎),去年十月曾因潮熱盜汗,經拍片診為腸結核。今感冒十日,初發熱惡寒,頭痛無汗,後漸有胸悶咳嗽,痰多色黃。現症:發熱惡寒,頭痛無汗,胸悶咳喘,痰調黃帶血絲,口渴不欲多飲,咽痛煩躁,腸鳴腹痛,大便溏薄,舌苔薄白,舌尖稍紅,脈寸浮滑關尺遲緩,證屬表裡同病。宜表裡同治,用麻黃升麻湯外可解太陽寒邪,內可清陽明之熱,下可溫太陰之寒,又配有養肺陰之品,實為恰當。麻黃、桂枝、白朮、茯苓各8g,知母、黃芩、乾薑、天冬、葳蕤、白芍、炙草各6g,升麻、當歸各3g,生石膏20g。水煎服,一劑後,全身(執水執水)汗出,兩劑後表證盡解,共服三劑後,諸證悉乎。再以金水六君子湯善其後。

各家論述:

《張氏醫通》:邪遏經脈,非兼麻黃、桂枝之制不能開發肌表以洩外熱,非取白虎、越婢之法不能清潤肺胃以化裡熱,更以芍葯、甘草、參、黃芩湯寒因寒用,謂之應敵。甘草、乾薑合腎著湯,熱因熱用,調之嚮導。以病氣龐雜,不得不以逆順兼治也。2.《古方選注》:方中升散、寒潤、收斂、滲洩諸法具備,推其所重,在陰中升陽,故以麻黃升麻名其湯。膏、芩、知母苦辛,清降上焦之津;芍葯、天冬酸苦,收引下焦之液;芩、草甘淡,以生胃津液;歸、術、葳蕤緩脾,以致津液。獨是十味之藥,雖有調和之致,不能提出陰分熱邪,故以麻黃、升麻、桂枝、乾薑開入陰分,與寒涼藥從化其熱,庶幾在上之燥氣降,在下之陰氣堅,而厥陰錯雜之邪可解。

麻黃升麻湯用藥禁忌:

附註: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麻黃升麻湯
 
漢語學習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