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十味香薷飲
十味香薷飲成分組成:
香薷葉1兩,人參(去蘆)半兩,白朮半兩,陳皮(溫湯浸少時,去皮)半兩,白茯苓半兩,黃耆(去蘆)半兩,厚樸(去粗皮,銼碎,生薑自然汁拌和,炒至黑色)半兩,干木瓜半兩,白扁豆(炒,去殼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十味香薷飲出處:
《百一》卷七。
十味香薷飲主治:
暑濕內傷,脾胃不和,食少腹脹;脾胃不和,乘冒暑氣,心腹膨悶,飲食無味,嘔吵噁心,五心潮熱,力乏體倦;伏暑,身體倦怠,神昏頭重,吐利。暑瘧。
十味香薷飲加減:
十味香薷飲功效:
祛暑解表,益氣和中。消暑,健脾進飲食。養陰避暑,調理陰陽。益氣和中,安胎保孕。
十味香薷飲用法用量:
每服3錢,水1盞,加大棗1個,同煮至7分,去滓,不拘時服。
十味香薷飲制備方法:
上為粗末。
十味香薷飲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《醫方考》:暑能傷氣,故身體倦怠,神思昏沉;暑為陽邪,故並於上而頭重:暑邪干胃,故既吐且利。火熱橫流,肺氣受病,人參、黃耆,益肺氣也;肺為子,脾為母,肺虛者宜補其母,白朮、茯苓、扁豆、甘草,皆補母也;火為母,土為子,火實者宜瀉其子,厚樸、陳皮,平其敦阜,即瀉子也;香薷之香,散暑邪而破濕熱;木瓜之酸,收陰氣而消脾濕。脾氣調則吐利自息,肺氣復則倦怠自除。
十味香薷飲用藥禁忌:
附註:
十味香薷散(《杏苑》卷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