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痧藥
痧藥成分組成:
丁香21g,蒼朮110g,天麻126g,麻黃126g,大黃210g,甘草84g,冰片0.5g,麝香10.5g,蟾酥(制)63g,雄黃126g,硃砂126g。
痧藥出處:
《中國藥典》一部。
痧藥主治:
夏季食涼飲冷,猝然悶亂煩躁,腹痛吐瀉,牙關緊閉,四肢逆冷。
痧藥加減:
痧藥功效:
祛暑解毒,辟穢開竅。
痧藥用法用量:
每次口服10-15粒,1日1次。小兒酌減。外用研細吹鼻取嚏。
痧藥制備方法:
上除麝香、蟾酥,冰片外,雄黃,硃砂分別水飛,或粉碎成極細粉,其餘丁香等6味粉碎成細粉,將麝香、蟾酥、冰片細粉與上述粉末(硃砂除外)配研,過篩,混勻,用水泛丸,陰於,硃砂粉包衣,打光。
痧藥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痧藥用藥禁忌:
不宜過量多服;孕婦忌用。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