順氣和中湯的作用與功效,順氣和中湯正確吃法,順氣和中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順氣和中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順氣和中湯

順氣和中湯成分組成:

黃耆1錢半,人參1錢,甘草(炙)7分,白朮5分,陳皮5分,當歸5分,白芍5分,升麻3分,柴胡3分,細辛2分,蔓荊子2分,川芎2分。

順氣和中湯出處:

《衛生寶鑒》卷九。

順氣和中湯主治:

氣血雙虛頭痛。

順氣和中湯加減:

順氣和中湯功效:

順氣和中湯用法用量:

上(口父)咀,作1服。以水2盞,煎至1盞,去渣,食後溫服。1服減半,再服全愈。

順氣和中湯制備方法:

順氣和中湯臨床應用:

氣虛頭痛:楊參謀名德,字仲實,年60歲,患頭痛不可忍,晝夜不得眠。初醫作傷寒解之,汗出痛加;復汗,頭愈痛。今痛甚不得安臥,惡風寒而不喜飲食,診甚六脈弦細而微,氣短而促,語言而懶。此病年高氣弱,清氣不能上升頭面,故昏悶,本無表邪,因發汗過多,清陽之氣愈虧損,不能上榮,亦不得外固,所以頭苦痛而惡風寒,氣短弱而不喜食,正宜用順氣和中湯。此藥升陽而補氣,頭痛自愈。

各家論述:

《衛生寶鑒》:以黃耆甘溫補衛實表為君。人參甘溫、當歸辛溫補血氣,白芍酸寒收衛氣而為臣。白朮、陳皮、炙甘草苦甘溫,養胃氣,生發陽氣,上實皮毛肥腠理為佐。柴胡、升麻苦平,引少陽、陽明之氣上升,通百脈灌溉週身者也;川芎、蔓荊子、細辛辛溫體輕浮,清利空竅為使也。

順氣和中湯用藥禁忌:

附註:

升氣和中湯(《醫統》卷五十三)、調中益氣湯(《便覽》卷一)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順氣和中湯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