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續命湯
續命湯成分組成:
甘草(炙)2兩,桂心2兩,當歸2兩,人參2兩,石膏(碎,綿裹)2兩,乾薑2兩,麻黃3兩(去節),芎1兩,杏仁40枚(去皮尖兩仁)。
續命湯出處:
《外台》卷十四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續命湯主治:
中風痱,身體不能自收,口不能言,冒昧不知人,不知痛處,或拘急不得轉側;兼療產婦大去血者及老人小兒;並療伏不得臥,咳逆上氣,面目洪腫。
續命湯加減:
續命湯功效:
續命湯用法用量:
上(口父)咀。以水1鬥,煮取4升,服1升。當小汗,薄覆脊,憑幾坐,汗出則愈,不更服。
續命湯制備方法:
續命湯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1.《醫門法律》:痱即痺之別名也,風入而痺其榮衛,即身體不能自收,口不能言,冒昧不知痛處,或拘急不能轉側也。然營衛有虛有實,虛者自內傷得之,實者自外感得之。此方則治外感之痺其榮衛者,故以得小汗為貴。然已變越婢之制,而加芎、歸養血,人參益氣矣。其內傷而致榮衛之痺者,於補氣血藥中,略加散風藥為制,更可知矣。2.《金鑒》:趙良曰,痱病者,榮衛氣血不養於內外,故身體不用,機關不利,精神不治,然是證有虛有實,虛者自飲食房勞七情感之。如《內經》所謂內奪而厥則為瘖痱之類是也。實者自風寒暑濕感之。虛者不可以實治,治則愈散於氣血。今此方明言中風,痱是屬榮衛之實邪也,故用續命湯,乃麻黃湯之變者,加乾薑以開血受寒邪,石膏以解肌受風邪,當歸和血;人參益氣,川芎行血散風也。其並治咳逆上氣面浮腫者亦為風寒所致也。
續命湯用藥禁忌:
忌海藻、菘菜、生蔥。勿當風。
附註:
大續命湯(《千金》卷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