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養心湯
養心湯成分組成:
黃耆(炙)半兩,白茯苓半兩,茯神半兩,半夏曲半兩,當歸半兩,川芎半兩,遠志(取肉,薑汁淹焙)1分,辣桂1分,柏子仁1分,酸棗仁(浸,去皮,隔紙炒香)1分,北五味子1分,人參1分,甘草(炙)4錢。
養心湯出處:
《直指》卷十一。
養心湯主治:
勞淋、氣淋。
養心湯加減:
加檳榔、赤茯苓,治停水怔悸。
養心湯功效:
養心湯用法用量:
每服3錢,加生薑5片,大棗2枚,煎,食前服。
養心湯制備方法:
上為粗末。
養心湯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《醫方考》:《內經》曰:陽氣者,精則養神。故用人參、黃耆、茯神、茯苓、甘草以益氣;又曰:靜則養髒,燥則消亡,故用當歸、遠志、柏仁、酸棗仁、五味子以潤燥;養氣所以養神,潤燥所以潤血;若川芎者,所以調肝而益心之母;半夏曲所以醒脾而益心之子;辣桂辛熱,從火化也,《易》曰:火就燥,故能引諸藥直達心君而補之,《經》謂之從治是也。
養心湯用藥禁忌:
附註:
《古今醫鑒》有生地黃一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