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養胃湯
養胃湯成分組成:
石斛12g,太子參12g,瓦楞子12g,金鈴子9g,玄胡9g,佛手9g,黃連2g,吳茱萸0.5g,白芍15g,甘草3g。
養胃湯出處:
《古今名方》引《老中醫臨床經驗選編》。
養胃湯主治:
胃陰不足,脘脅疼痛,嘔惡泛酸,或有口乾口苦,胃脘灼熱,舌質偏紅或紅絳,舌苔薄或薄黃,脈弦細或細而帶數。常用於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、慢性胃炎等病而偏於胃熱傷陰者。
養胃湯加減:
陰虛肝旺血熱妄行者,加炒梔子、牡丹皮、白茅根、大生地、藕節以清肝養陰止血;肝郁氣滯,加柴胡、枳殼、當歸以疏肝行氣;肝胃不和,胃陰已傷,加沙參、麥冬、玉竹、生扁豆以養胃陰。
養胃湯功效:
養胃疏肝,和裡緩急,降逆止嘔。
養胃湯用法用量:
養胃湯制備方法:
養胃湯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養胃湯用藥禁忌: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