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地黃餺飥
地黃餺飥成分組成:
地黃(濃搗汁)。
地黃餺飥出處:
《外台》卷七引《古今錄驗》。
地黃餺飥主治:
心痛如蟲嚙痛,宛轉欲死者。
地黃餺飥加減:
地黃餺飥功效:
地黃餺飥用法用量:
服1頓,蟲即出;不出再服,必出便愈。
地黃餺飥制備方法:
和面作餺飥。
地黃餺飥臨床應用:
心痛:正元十年,通事舍人崔抗女患心痛,垂氣欲絕,忽記此方,服便吐出一物,可方一寸以來,狀如蝦蟆,無目足,微似有口。蓋被此物所蝕。抗雲,往年見親表患痛,因偶食地黃餺飥,遂吐一蟲猶動,其時亦不謂地黃冷淘,能害此蟲。因盛於小竹筒,以數莖地黃冷淘,投於竹筒中,須臾視之,已化為水。然覺此冷淘殺蟲,心痛無不永絕。抗自得此方,救三四人皆如神效。
各家論述:
《本事方釋義》:生地黃氣味甘苦微寒,入手足少陰、厥陰;搗汁和以面者,以五穀之氣令其入胃也。此心痛有蟲,久不得愈,以苦寒之藥佐之以面,引蟲之上逆而出也。
地黃餺飥用藥禁忌:
冷淘忌用鹽。
附註:
地黃面(《本事》卷七引崔元亮《海上方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