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鹿茸丸
鹿茸丸成分組成:
鹿茸(酒浸,炙黃)3分,桂(去粗皮)3分,石膏(碎)3分,熟干地黃(洗,焙)1兩,續斷1兩,牛膝(酒浸1宿,銼,焙)1兩,肉蓯蓉(酒洗,切,焙)半兩,乾薑(炮)半兩,杜仲(去粗皮,酥炙)2兩,菟絲子(酒浸,別摘)1兩,荊子1兩,五味子(炒)1兩,人參1兩,巴戟天(去心)1兩,遠志(去心)1兩,蛇床子(炒香)1兩,石斛(去根及黑者)1兩,枸杞子1兩。
鹿茸丸出處:
《聖濟總錄》卷九十。
鹿茸丸主治:
虛勞,兩足疼冷,或時發熱;由於行房失度,兩目目(目巟)(目巟),四肢沉重,多臥少起。
鹿茸丸加減:
鹿茸丸功效:
鹿茸丸用法用量:
每服15丸,漸加至20丸,空心、食前、夜臥時溫酒送下;亦可為散,每服1錢匕,酒調下。
鹿茸丸制備方法: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鹿茸丸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鹿茸丸用藥禁忌: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