羌活勝濕湯的作用與功效,羌活勝濕湯正確吃法,羌活勝濕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羌活勝濕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羌活勝濕湯

羌活勝濕湯成分組成:

羌活1錢,獨活1錢,稿本5分,防風5分,甘草(炙)5分,川芎5分,蔓荊子3分。

羌活勝濕湯出處:

《內外傷辨》卷中。

羌活勝濕湯主治:

外傷於濕,鬱於太陽,肩背痛,脊痛項強,或一身盡痛,或身重不能轉側,脈浮;邪在少陽、厥陰,臥而多驚。

羌活勝濕湯加減:

如經中有寒濕,身重腰沉沉然,加酒洗漢防己5分,輕者附子5分,重者川烏5分。

羌活勝濕湯功效:

羌活勝濕湯用法用量:

上(口父)咀,都作1服。水2盞,煎至1盞,空心食前去滓大溫服。

羌活勝濕湯制備方法:

羌活勝濕湯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1.《醫方考》:《經》曰:風勝濕。故用羌、防、稿、獨、芎、蔓諸風藥以治之,以風藥而治濕,如卑濕之地,風行其上,不終日而濕去矣;又曰無竅不入,惟風為能。故凡關節之病,非風藥不可。用甘草者,以風藥悍燥,用以調之,此之謂有制之兵也。2.《醫方集解》:此足太陽藥也。《經》曰:風能勝濕。如物之濕,風吹則干。羌、獨、防、稿、芎、蔓皆風藥也,濕氣在表,六者辛溫升散,又皆解表之藥,使濕從汗出,則諸邪散矣。稿本專治太陽寒濕;荊、防善散太陽風濕;二活祛風勝濕,兼通關節;川芎能升厥明清氣,上治頭痛;甘草助諸藥辛甘發散為陽,氣味甘平,發中有補也。

羌活勝濕湯用藥禁忌:

附註:

通氣防風湯(《醫學發明》卷五)、通氣防風散(《普濟方》卷九十七)、勝濕湯(《醫級》卷七)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羌活勝濕湯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