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皮散的作用與功效,五皮散正確吃法,五皮散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五皮散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五皮散

五皮散成分組成:

生薑皮、桑白皮、陳橘皮、大腹皮、茯苓皮各等分。

五皮散出處:

《中藏經·附錄》。

五皮散主治:

水腫,脾虛濕盛。面目四肢浮腫,心腹脹滿,小便不利,脈虛而大,以及妊娠水腫等。

五皮散加減:

五皮散功效:

疏理脾氣,消退虛腫。

五皮散用法用量:

每服3錢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不拘時候溫服。

五皮散制備方法:

上為粗末。

五皮散臨床應用:

妊娠水腫:以本方加玉米須治療妊娠水腫43例,效果滿意。基本方為桑白皮15g,茯苓皮9g,大腹皮12g,陳皮9g,生薑皮6g,玉米須(干)30g或鮮品60g。

各家論述:

《成方便讀》:水病腫滿,上氣喘急,或腰以下腫,此亦肺之治節不行,以致水溢皮膚,而為以上諸證。故以桑皮之瀉肺降氣,肺氣清肅,則水自下趨;而以茯苓之從上導下,大腹之宣胸行水,姜皮辛涼解散,陳皮理氣行痰。皆用皮者,因病在皮,以皮行皮之意。然肺脾為子母之髒,子病未有不累及其母也。故腫滿一證,脾實相關,否則脾有健運之能,土旺則自可制水,雖肺之治節不行,決無腫滿之患。是以陳皮、茯苓兩味,本為脾藥,其功用皆能行中帶補,匡正除邪。一舉而兩治之,則上下之邪,悉皆渙散耳。

五皮散用藥禁忌:

忌生冷、油膩、硬物。

附註:

五皮飲(《三因》卷十四)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五皮散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