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遇仙丹
遇仙丹成分組成:
膃肭臍2錢,阿芙蓉2錢,片腦3分,硃砂3分,麝香1分,晚蠶蛾1分。
遇仙丹出處:
《攝生眾妙方》卷四。
遇仙丹主治:
五勞七傷,或因饑飽酒食生冷過度,傷其脾胃,心腹脹滿,嘔吐酸水,面黃肌瘦,飲食減少,腸腹疾塊,病初未覺,日久成大患者;男女諸般勞嗽,吐痰吐血,翻胃轉食,咳逆風壅,痰涎冷淚,鼻流清涕,水瀉痢疾,心腹疼痛,酒疸食黃,水氣宿食不化,左癱右瘓。
遇仙丹加減:
遇仙丹功效:
潤三焦,補精氣,安五臟,定魂魄,壯筋骨,益元陽,寬胸膈,暖腰膝,止疼痛,黑鬚發,牢牙齒,明眼目,返老還少,行走輕健。
遇仙丹用法用量:
每服1丸,用砂糖或梨嚼爛送下,5-7日服1次。
遇仙丹制備方法:
上為末,放瓷碗內,別用水酒2鐘,將射乾草不拘多少入酒內,煎至8分,然後傾於碗內,放水面,以炭火滾4-5次,取出為丸,如梧桐子大,金箔為衣。
遇仙丹臨床應用:
山嵐瘴氣:王經略於開通元年赴廣東安撫,在任忽患山嵐瘴氣,肚腹脹滿,無藥可治,遍榜召醫。時有一道人揭榜,雲能治此病,隨付藥一丸,服之後取下一條,形如蛇,長尺許。疾病隨痊。
各家論述:
遇仙丹用藥禁忌: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