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溫經湯
溫經湯成分組成:
人參5錢,砂仁5錢,白朮(蜜炙)1兩,川芎1兩,熟地1兩,當歸1兩,厚樸(薑汁制)1兩,香附(童便炙)1兩,夏金砂2兩,銀蟲砂2兩,側柏葉2兩,殭蠶(炒)5錢,防風5錢,粉甘草2錢5分。
溫經湯出處:
《竹林女科》卷一。
溫經湯主治:
婦人血海虛冷,氣血不足,經脈不調,腰腹疼痛,或下白帶,或如魚腦,或如米泔,信期不定,每月淋漓不止,面色青黃,四肢無力,頭暈眼花。
溫經湯加減:
溫經湯功效:
溫經湯用法用量:
每服50丸,每日空心酒送下。
溫經湯制備方法:
上為細末,分作3股,將3-4年老烏骨雞1只,用竹刀殺死,除去血毛頭足內臟不用水洗,用陳老酒1大碗,將研過藥末納一股於雞肚內,一股於酒內,文武火煮極爛,將雞骨肉並藥末曬乾或焙乾,研極細,將留下一股藥末投入雞肉末內,和極勻,糯米飯為丸。
溫經湯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溫經湯用藥禁忌: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