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歸丸的作用與功效,右歸丸正確吃法,右歸丸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右歸丸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右歸丸

右歸丸成分組成:

大懷熟地8兩,山藥(炒)4兩,山茱萸(微炒)3兩,枸杞(微炒)4兩,鹿角膠(炒珠)4兩,菟絲子(制)4兩,杜仲(薑湯炒)4兩,當歸3兩(便溏勿用),肉桂2兩(漸可加至4兩),制附子2兩(漸可加至5-6兩)。

右歸丸出處:

《景岳全書》卷五十一。

右歸丸主治:

元陽不足,或先天稟衰,或勞傷過度,以致命門火衰,而為脾胃虛寒,飲食少進;或嘔惡膨脹;或翻胃噎膈;或怯寒畏冷;或臍腹多痛;或大便不實,瀉痢頻作;或小水自遺,虛淋寒疝;或寒侵溪谷,而肢節痺痛;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腫;陽虧精滑,陽萎精冷。

右歸丸加減:

如陽衰氣虛,必加人參以為之主,或2-3兩、或5-6兩,隨人虛實以為增減;如陽虛精滑,或帶濁便搪,加補骨脂(酒炒)3兩;如(歹食)洩腎洩不止,加北五味子3兩、肉豆蔻3兩(面炒,去油用);如飲食減少,或不易化,或嘔惡吞酸,皆脾胃虛寒之證,加乾薑3-4兩(炒黃用);如腹痛不止,加吳茱萸2兩(湯泡半日,炒用);如腰膝痠痛,加胡桃肉(連皮)4兩;如陰虛陽萎,加巴戟肉4兩、肉蓯蓉3兩,或加黃狗外腎1-2付,以酒煮爛搗入之。

右歸丸功效:

溫補腎陽,填精止遺。

右歸丸用法用量:

每服100餘丸,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。或丸如彈子大,每嚼服2-3丸,以滾白湯送下。

右歸丸制備方法:

上先將熟地蒸爛杵膏,加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右歸丸臨床應用:

1.白血球減少症:殷某某:男,50歲。患者主訴頭昏失眠,全身乏力已10年,多次查白細胞均在4000/立方毫米以下。現症:形體消瘦,面色萎黃,頭昏目澀,口乾不喜飲,納谷不馨,食後脘脹,大便時溏,夜寐不實,舌淡,苔薄白,脈沉細,查血白細胞2500/立方毫米,始用歸脾湯治療,腹脹便溏好轉,但仍訴頭昏乏力,轉以腎命火衰,精血不足論治,轉方擬右歸丸改湯劑煎服。處方:熟地黃20g,菟絲子10g,懷山藥10g,枸杞子10g,山萸肉10g,仙靈脾10g,全當歸12g,鹿角膠(烊沖)6g,上肉桂4g,熟附片3g,杜仲12g。七付藥後,全身感到較前有力,頭昏耳鳴減輕,夜寐亦安。唯感口乾,時值長夏,故去附子,余藥續服,15劑藥以後,2次複查白細胞,先後為3700/立方毫米,4400/立方毫米。臨床症狀逐漸改善而出院。2.遺傳性小腦型共濟失調:續某某,女,20歲,患小腦共濟失調症已4年,近數月來病情加重。步履瞞珊,左右搖晃,頭昏耳鳴,記憶減退,形寒肢冷,腰膝無力。苔薄舌質偏淡,邊有齒印,脈細,兩尺沉而無力。治以溫腎補督,益精養髓,擬景岳右歸丸加減:淡附片6g,上肉桂4g,鹿角霜、杜仲、淮山藥、懷牛膝、全當歸各9g,菟絲子、龜版、杞子、熟地、制首烏各12g。服藥20劑後,患者自覺精神好轉,足膝步履較前有力,亦較穩健,惟頭暈未已,口渴欲飲,苔薄脈細。前方得手,再加生地12g,服藥50劑後病情顯著好轉。在家人扶持下,每日在病區走廊內行走90餘圈,每圈約50米。單獨行走時,步履較前穩健。現隨訪治療5個月餘,病情穩定,續有進步,己能上下樓梯,單獨行走,仍按原意,繼續將息調治,以資鞏固。3.帶下:陳某某,女,30歲。腰痠脊痛,帶下綿綿,色如蛋清,少腹重脹,頭昏耳鳴,病經2年未癒。經量少,色淡,無痛經,每日晨起面目浮腫,生育四胎,「人流」兩次,舌淡苔白,脈濡細。腎陽不足,陽虛內寒,帶脈失約,任脈不固,治擬調補帶任二脈,補攝固帶為宜。熟地、淮山、菟絲子、覆盆子各15g,杞子、萸肉、鹿角霜、炒杜仲各12g,熟附塊、肉桂各3g,當歸、炒白朮各10g,紅棗6枚。服7劑後,帶下明顯減少,余症減半,苔脈如前,囑原方續服半月,隨訪數月未見復發。

各家論述:

《方劑學》:本方立法,「宜益火之原,以培右腎之元陽」。培補腎中元陽,必須「陰中求陽」,即在培補腎陽中配伍滋陰填精之品,方可具有培補元陽之效。方中桂、附加血肉有情的鹿角膠,均屬溫補腎陽,填精補髓之類;熟地、山茱萸、山藥、菟絲子、枸杞、杜仲,俱為滋陰益腎,養肝補脾而設;更加當歸補血養肝。諸藥配伍,共具溫陽益腎。填精補血,以收培補腎中元陽之效。

右歸丸用藥禁忌:

附註: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右歸丸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