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散腫潰堅湯
散腫潰堅湯成分組成:
黃芩8錢(酒洗,炒一半,生用一半),草龍膽(酒洗,各炒4遍)5錢,瓜蔞根(銼碎,酒洗)5錢,黃柏(酒制)5錢,酒知母5錢,桔梗5錢,昆布5錢,柴胡4錢,炙甘草3錢,京三稜(酒洗)3錢,廣荗(酒洗,炒)3錢,連翹3錢,葛根2錢,白芍葯2錢,當歸梢2錢,黃連2錢,升麻6分。
散腫潰堅湯出處:
《蘭室秘藏》卷下。
散腫潰堅湯主治:
馬刀瘡,結硬如石,或在耳下至缺盆中,或肩上,或於脅下,皆手足少陽經中;及瘰疬遍於頦,或至頰車,堅而不潰,在足陽明經中所出,或二經瘡已破流膿水。
散腫潰堅湯加減:
加海藻5錢(炒)亦妙。
散腫潰堅湯功效:
消堅散腫。
散腫潰堅湯用法用量:
上(口父)咀。每服6錢,水2盞零8分,先浸多半日,煎至1盞,去滓,食後熱服。於臥處伸足在高處,頭低垂,每含1口,作10次咽。服畢依常安臥,取藥在膈上停蓄故也。另攢半料作細末,煉蜜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100餘丸,用此藥湯留1口送下。
散腫潰堅湯制備方法:
散腫潰堅湯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《醫方集解》:此手足少陽足陽明藥也。柴胡、連翹清熱散結,升麻、葛根解毒升陽,花粉、桔梗清肺排膿,歸尾、芍葯潤肝活血,甘草和中化毒,昆布散痰潰堅,三稜、莪術破血行氣,黃芩、柏、連、龍膽、知母大瀉三焦之火,而桔梗又能載諸藥而上行也。
散腫潰堅湯用藥禁忌:
附註:
散毒潰堅散(《普濟方》卷二九一)。《外科經驗方》有黃耆,無廣荗;《外科理例》有土瓜根,無瓜蔞根。本方改為丸劑,名「散腫潰堅丸」(見《外科發揮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