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大順散
大順散成分組成:
甘草(銼寸長)30斤,乾薑4斤,杏仁(去皮尖,炒)4斤,肉桂(去粗皮,炙)4斤。
大順散出處:
《局方》卷二。
大順散主治:
冒暑伏熱,引飲過多,脾胃受濕,水谷不分,清濁相干,陰陽氣逆,霍亂嘔吐;臟腑冷熱不調,洩瀉多渴,心腹煩悶,痢下赤白,腹痛後重;中陰暑,食少體倦,發熱作渴,腹痛吐瀉,脈沉微者。
大順散加減:
大順散功效:
溫中散暑。
大順散用法用量:
每服2錢,水1中盞,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如煩躁,井花水調下,不拘時候;以沸湯點服亦得。
大順散制備方法:
上先將甘草用白沙炒及8分黃熟,次入乾薑同炒,令姜裂,再入杏仁又同炒,候杏仁不作聲為度,用篩隔淨,後入桂,一處搗羅為散。
大順散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1.《醫方集解》:脾胃者,喜燥而惡濕,喜溫而惡寒,乾薑、肉桂散寒燥濕,杏仁、甘草利氣調脾,皆辛甘發散之藥,升伏陽於陰中,亦從治之法也。如傷暑無寒證者,不可執泥。2.《古方選注》:《局方》祖仲景大青龍湯,以肉桂易桂枝,而變為裡法。病由暑濕傷脾也,故先將甘草,乾薑同炒,辛甘化陽以快脾欲;再入杏仁同炒,利肺氣以安吐逆;白沙,本草主治絞腸痧痛,用之拌炒,以燥脾濕;復以肉桂為散,俾芳香入陰,升發陽氣以交中焦,去脾之濕,濕去而陽氣得升,三焦之氣皆順,故曰大順。
大順散用藥禁忌:
附註:
二宜湯(原書卷十)。1《景岳全書》:此方加附子,即名「附子大順散」。2本方改為丸劑,名「杏仁丸」(見《普濟方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