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麻子仁丸
麻子仁丸成分組成:
麻子仁2升,芍葯半斤,枳實半斤,(炙),大黃1斤(去皮),厚樸1尺(炙,去皮),杏仁1升(去皮尖,熬,別作脂)。
麻子仁丸出處:
《傷寒論》。
麻子仁丸主治:
胃強脾弱,津虧便秘。
麻子仁丸加減:
麻子仁丸功效:
破氣消積,滋潤大腸,健胃通便。
麻子仁丸用法用量:
飲服10丸,每日3次,漸加,以知為度。
麻子仁丸制備方法: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麻子仁丸臨床應用:
老年性精神病:岳××,男,66歲,1974年10月25日診治。久有心煩失眠之症,常見頭暈目眩。近1年來,大便干結,小便頻數,時見神志失常,罵詈不休。經某院診為老年性更衣性精神病,予以清熱瀉火安神之劑,病情稍有好轉,旋即如故。今且大便干結已結五日,口苦心煩,急躁易怒,胸脅痞悶,舌紅少津,邊有瘀斑,苔薄黃,脈弦細。此津液不足,大腸乾燥,肝膽失於條達,肺炎宣降,瘀熱上犯,上蒙清竅所致。治直瀉火逐瘀,潤燥滑腸。方用:大黃(後下)9g,杏仁、白芍、火麻仁、枳實、厚樸各15g,蜂蜜60g,沖服。服3劑,瀉下堅硬黑晦如煤之便,煩躁減輕,神識清楚,繼服2劑,又瀉3次,諸症好轉,用上方改湯為丸,調治而愈。
各家論述:
1.《傷寒論講義》:本方是小承氣湯加麻仁、杏仁、芍葯而組成。取麻仁潤腸滋燥通利大便為主藥,配以杏仁潤肺沉降,使氣下行,並具有潤腸道、通大便的作用。芍葯和營而緩急。大黃、枳、樸洩熱去實,行氣導滯。以蜜和丸,漸加,以知為度取其緩緩潤下之義。2.《方劑學》:方中麻子仁潤腸通便,為主藥;輔以杏仁降氣潤腸,芍葯養陰和裡;佐以枳實破結,厚樸除滿,大黃通下;使以蜂蜜潤燥滑腸,合而為丸,具有潤腸、通便、緩下之功。
麻子仁丸用藥禁忌:
氣虛年老者,體弱而大便溏洩者,及孕婦、產婦忌服。忌食辛辣、油膩等物。
附註:
麻仁丸(《外台》卷十八)、脾約麻仁丸(《局方》卷六)、脾約丸(《直指》卷四)、麻仁脾約丸(《治痘全書》卷十四)、麻仁滋脾丸(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