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大茯苓丸
大茯苓丸成分組成:
白茯苓(去黑皮,銼碎,水浸49日,每7日1易水,日足蒸1復時,卻入水中安羅子內,以手緩緩挼去筋脈令淨,澄,取出曬乾,為末)1升,柏葉(采嫩枝上者,蒸令黃色,勿采道旁塚墓上者)1升,大麻子(水浸1宿,曬乾,炒,才聞1兩聲即出之,以淨磚兩口磨取之)1升,車前子1升,粳米(炒)1升,大豆黃(炒令焦,取黃)1升,蔓荊子(水煮1復時,曬乾)1升,地骨皮(去粗皮)1升,人參2升,地膚皮(蒸半炊久,曬乾)2升,黍米(炒)半升,麥門冬(去心,焙)半升,茯神(去木)半升。
大茯苓丸出處:
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九八。
大茯苓丸主治:
勞損,大風諸氣。
大茯苓丸加減:
大茯苓丸功效:
輕便四肢,聰明耳目,強健氣力;久服補精髓,安魂魄,調榮衛,通神明,耐寒暑。
大茯苓丸用法用量:
若明朝欲服,隔夜須先服黍米粥1杯,次日平旦服50丸,溫青酒或粥飲送下,每日2次;若3日內腹中不安穩,更服之。
大茯苓丸制備方法:
上13味,搗羅11味為末,唯麥門冬、麻子仁熟搗極細,即和諸藥令勻,煉蜜60兩,綿濾淨器中,令溫,和搜諸藥,更搗萬杵為丸,如小酸棗大,盛淨器中,其藥永不壞。
大茯苓丸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大茯苓丸用藥禁忌:
附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