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地黃丸
地黃丸成分組成:
熟地黃(酒灑,9蒸9曬,焙乾稱)2兩半,肉蓯蓉(酒浸,水洗,焙乾)3兩,白茯苓(去皮)3兩,澤瀉3兩,桂枝(不見火)半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半兩,五味子3兩(揀),黃耆(獨莖者,蜜水塗炙)1兩。
地黃丸出處:
《本事》卷二。
地黃丸主治:
腎虛或時腳腫,兼治脾虛。
地黃丸加減:
地黃丸功效:
地黃丸用法用量:
每服40至50丸,空心酒送下,食前再服。
地黃丸制備方法: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地黃丸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《本事方釋義》:熟地黃氣味甘苦微寒,入足少陰;肉蓯蓉氣味鹹溫,入腎:茯苓氣味甘平淡滲,入胃;澤瀉氣味鹹微寒,入足太陽;五味子氣味酸鹹溫,入腎;桂枝氣味辛溫,入足太陽;附子氣味辛鹹熱,入手足少陰;黃耆氣味甘微溫,入手足太陰。此腎虛而兼脾弱,則濕留不去,或時腳腫,故補腎藥中必佐以辛熱之品,淡滲下行之味,兼理脾肺之藥。以酒送之,斯氣化流行,脾腎不致失司,病焉有不去耶。
地黃丸用藥禁忌:
附註:
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「八味地黃丸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