澤瀉湯的作用與功效,澤瀉湯正確吃法,澤瀉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澤瀉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澤瀉湯

澤瀉湯成分組成:

澤瀉5兩,白朮2兩。

澤瀉湯出處:

《金匱》卷中。

澤瀉湯主治:

飲停心下,頭目眩暈,胸中痞滿,心下有支飲,其人苦冒眩。堅大如盤,下則小便不利。飲水太過,腸胃不能傳送。咳逆難睡,其形如腫。

澤瀉湯加減:

澤瀉湯功效:

利水除飲,健脾制水。

澤瀉湯用法用量:

上2味,以水2升,煮取1升,分溫再服。

澤瀉湯制備方法:

澤瀉湯臨床應用:

1.支飲:管某,女,咳吐沫,業經多年,每屆冬令必發,時眩冒,冒則嘔吐,大便燥,小溲少,咳則胸滿。此為支飲,宜澤瀉湯:澤瀉一兩三錢、生白朮六錢。服1劑,即覺小溲暢行,而咳嗽大平。續服5服,其冬竟得安度。2.伏飲眩冒:陳某,51歲,人尚未老,陽痿多年。眩暈昏迷,胸中如傷油膩狀,飲水多則胃不快,此伏飲眩冒症也,先與白朮澤瀉湯逐其飲,再議緩治濕熱之陽痿。豈有六脈俱弦細,而恣用熟地,久服六味之理哉?冬於術二兩,澤瀉二兩,煮三杯,分三次服。已效而未盡除,再服原方十數帖而愈。3.水腫:王某某,女,60歲,水腫二年餘,時輕時重,晨起見於眼瞼,入暮甚於下肢,按之凹陷難復。伴頭暈目眩,胃納不振,四肢倦怠。舌苔白滑,脈沉細。此脾氣虛弱,水濕不化。治以健脾利濕,澤瀉湯主之。炒白朮45g、澤瀉30g,每日煎服1劑。連服5劑,水腫漸消。原方續進10劑後,頭目轉清,胃納亦充,脈舌俱平。

各家論述:

1.《金匱要略心典》:冒者,昏冒而神不清,如有物冒蔽之也;眩者,目眩轉而乍見玄黑也。澤瀉瀉水氣,白朮補土氣以制水也。2.《金匱要略方義》:此方所治之冒眩,乃水飲停於中焦,濁陰上冒,清陽被遏所致。治當利濕化飲,健脾和中。本方澤瀉白朮兩藥相伍,一者重在祛濕,使已停之飲從小便而去;一者重在健脾,使水濕既化而不復聚。高學山稱此為「澤瀉利水而決之於溝渠,白朮培土而防之於堤岸」,其意甚當。

澤瀉湯用藥禁忌:

附註:

澤瀉散(《普濟方》卷一九一)、澤瀉飲(《杏苑》卷四)。本方方名,《醫鈔類編》卷九引作「白朮湯」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澤瀉湯
 
漢語學習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