麥門冬湯的作用與功效,麥門冬湯正確吃法,麥門冬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麥門冬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麥門冬湯

麥門冬湯成分組成:

麥門冬7升,半夏1升,人參2兩,甘草2兩,粳米3合,大棗12枚。

麥門冬湯出處:

《金匱》捲上。

麥門冬湯主治:

肺陰不足,咳逆上氣,咯痰不爽,或咳吐涎沫,口乾咽燥,手足心熱,舌紅少苔,脈虛數;胃陰不足、氣逆嘔吐,口渴咽干。火逆上氣,咽喉不利。嘔逆,喘急。肺胃氣壅,風熱客搏,咽喉煩悶。胃中津液乾枯,虛火上炎之證。燥痰咳嗽。膈食。及沖氣上逆,夾痰血而干肺者。霍亂後,餘熱未清,神倦不饑,無苔而渴,或火升氣逆,乾咳無痰。肺虛而有熱之痿。

麥門冬湯加減:

麥門冬湯功效:

滋養肺胃,降逆和中。止逆下氣。降火利咽。生津救燥。養胃除煩,平逆氣。

麥門冬湯用法用量:

以水1斗2升,煮取6升,溫服1升,日3夜1服。

麥門冬湯制備方法:

麥門冬湯臨床應用:

1.咳嗽:右脈虛大,色奪形瘦,肌燥瘡痍,咳嗽經年,曾經失血,是津虧氣餒,由精勞內損,但理胃陰,不必治咳。《金匱》麥門冬湯去半夏。2.咳血:咳甚血來,是屬動象,陰陽失司,陽乃騰越,陽明絡空,隨陽氣自為升降,擬以柔劑填養胃陰,師《金匱》法,用麥門冬湯加減治之:麥門冬四錢,黃耆二錢(酒炒),人參一錢,生甘草八分,粳米半盞,大棗三枚,水同煎服。3.腦膜炎後遺症:某女,十四歲。患腦膜炎,經西醫治癒後,經常口吐涎沫不止,吃東西時尤著,且伴有性情煩躁,易怒,舌淡紅,苔薄白,脈平不數。給理中丸、苓桂術甘湯治之,效果不顯,故用麥門冬湯治之。方藥:麥冬12g,黨參9g,半夏9g,炙甘草6g,大棗4枚,粳米9g,水煎,分二次服。服三劑後,初見療效,口吐涎沫有所減少,在上方逐漸加重半夏、麥門冬之藥量,半夏加至24g,麥門冬加至60g,每日一劑,連服20餘劑,病癒涎止。

各家論述:

1.《法律》:此胃中津液乾枯,虛火上炎之證,治本之良法也。夫用降火之藥,而火反升;用寒涼之藥,而熱轉熾者,徒知與火熱相爭,未思及必不可得之數,不惟無益,而反害之。凡肺病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。胃氣者,肺之母氣也。孰知仲景有此妙法,於麥冬、人參、甘草、粳米、大棗大補中氣,大生津液,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,其利嚥下氣,非半夏之功,實善用半夏之功,擅古今未有之奇矣。2.《千金方衍義》:於竹葉石膏湯中偏除方名二味,而加麥門冬數倍為君,人參、甘草、粳米以滋肺母,使水谷之精皆得以上注於肺,自然沃澤無虞。當知火逆上氣,皆是胃中痰氣不清,上溢肺隧,佔據津液流行之道而然,是以倍用半夏,更用大棗通津滌飲為先,奧義全在乎此。若濁飲不除,津液不致,雖日用潤肺生津之劑,烏能建止逆下氣之績哉?俗以半夏性燥不用,殊失立方之旨。3.《金匱要略心典》:火熱挾飲致逆,為上氣,為咽喉不利,與表寒挾飲上逆者懸殊矣。故以麥冬之寒治火逆,半夏之辛治飲氣,人參、甘草之甘以補益中氣。蓋從外來者,其氣多實,故以攻發為急;從內生者,其氣多虛,則以補養為主也。4.《古方選注》:麥門冬湯,從胃生津救燥,治虛火上氣之方。用人參、麥門冬、甘草、粳米、大棗大生胃津,救金之母氣,以化兩經之燥,獨復一味半夏之辛溫,利咽止逆,通達三焦,則上氣下氣皆得寧謐,徹土綢繆,誠為扼要之法。5.《血證論》:參、米、甘、棗四味,大建中氣,大生津液,胃津上輸於肺,肺清而火自平,肺調而氣自順,然未逆未上之火氣,此固足以安之,而已逆已上之火氣,又不可任其遲留也,故君麥冬以清火,佐半夏以利氣,火氣降則津液生,津液生而火氣自降,又並行而不悖也。用治燥痰咳嗽,最為對症,以其潤利肺胃,故亦治膈食。又有沖氣上逆,挾痰血而干肺者,皆能治之。

麥門冬湯用藥禁忌:

肺痿屬於虛寒者不能用本方。

附註:

麥冬湯(《蘭台軌範》卷五)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麥門冬湯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