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肝湯的作用與功效,補肝湯正確吃法,補肝湯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補肝湯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補肝湯

補肝湯成分組成:

甘草1兩,桂心1兩,山茱萸1兩,細辛2兩,桃仁2兩,柏子仁2兩,茯苓2兩,防風2兩,大棗24枚。

補肝湯出處:

《千金》卷十一。

補肝湯主治:

肝氣不足,兩脅下滿,筋急不得太息,四肢厥冷,搶心腹痛,目不明瞭;及婦人心痛,乳癰,膝熱消渴,爪甲枯,口面青者。

補肝湯加減:

補肝湯功效:

補肝湯用法用量:

上(口父)咀。以水9升,煮取5升,去滓,分3次服。

補肝湯制備方法:

補肝湯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《千金方衍義》:肝為風木之髒,動則生火,靜則生風,動者實而靜則慮也。山萸、桂心專補肝虛下脫,防風、細辛、柏仁專散虛風內動,然非山萸不能斂固於下,非桂心不能鼓運於中。故欲杜虛風,須培疆土,苓、甘、大棗意在培土。尤賴防風、桂心之風力運動,則土膏發育,木澤敷榮。桃仁一味協濟桂心,流通血脈,調適婦人經候之要著也。

補肝湯用藥禁忌:

忌海藻、菘菜、豬肉、生蔥、菜、酢物。

附註: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補肝湯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