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腎散的作用與功效,養腎散正確吃法,養腎散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養腎散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養腎散

養腎散成分組成:

全蠍半兩,天麻3錢,蒼朮(去粗皮)1兩,草烏頭(去皮臍)2錢(生用),黑附子(炮,去皮臍)2錢。

養腎散出處:

《百一》卷十一引《荊岑方》。

養腎散主治:

腎氣虛損,腰腳筋骨間疼痛,不能步履,久病腳膝緩弱,風、寒、濕悉治之。

養腎散加減:

養腎散功效:

養腎散用法用量:

腎氣,每服1大錢,豆淋酒調下(豆用黑大豆),藥氣所至,麻痺少時,須臾疾隨藥氣頓愈;骨髓中痛,用胡桃肉酒調下。

養腎散制備方法:

上為細末,拌勻。

養腎散臨床應用:

腳氣:忠州太守陳逢原傳,雲渠前知坊州,因暑中取涼食瓜,至秋忽然右腰腿間疼痛,連及膝脛,曲折不能,經月右腳艱於舉動,凡治腰腳藥服之無效。兒子雲安刑曹似在商熙助教處得養腎散方服之,才一服,移刻舉身麻痺,不數刻間腳遂屈伸,再一服即康寧。又,坊州監酒年幾四十,虛損,兩腳不能行步,試與此藥,初進二錢,大腿麻木,遂能起立;再服二錢,大小拇指皆麻,迤邐可行;三服馳走如舊。太室居士得此方,乾道己丑歲在都州都慕府日,宋判院審言久病腳膝緩弱不能行,傳之。數日來謝:此疾經年,無藥不服,得方次日即合,二服見效,五服良愈,令有力,能拜起矣。後數日又云:因浴,遍身去薄皮如糊,肌骨遂瑩,其效如神。

各家論述:

養腎散用藥禁忌:

孕婦勿服。

附註:

踴烏散(《普濟方》卷一五六引《經驗良方》)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養腎散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