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黃丸的作用與功效,地黃丸正確吃法,地黃丸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地黃丸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地黃丸

地黃丸成分組成:

熟地黃(洗)5錢,赤茯苓2錢,當歸2錢,山茱萸(蒸,去核)2錢,川楝肉(焙)2錢,牡丹皮2錢,山藥2錢,川芎2錢,使君子(煨)2錢。

地黃丸出處:

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一引《百一》。

地黃丸主治:

小兒腎疳。多由乳食不調,臟腑伏熱所致。凡滋味入於脾而生蟲,蟲大則動,侵蝕臟腑,遂使小兒心悶。若上蝕顎齦,則口瘡出血,齒色紫黑;下蝕腸胃,則下痢肛爛,濕癢生瘡。或以走馬命名,蓋齒屬腎,腎氣虛才受邪熱。疳氣直奔上焦,初作口氣,名曰臭口;次第齒黑,名曰崩砂;盛則齦爛,名曰潰槽;熱血逆出,名曰宣露;甚者牙齒脫落,名曰腐根,其根即腐,齒不復生矣。外證腦熱脫削,手足如冰,寒熱時作,滑洩肚痛,口臭乾渴,牙齦生瘡,爪黑面黧,身疼瘡疥。

地黃丸加減:

地黃丸功效:

地黃丸用法用量:

每服3丸,空心溫湯送下。

地黃丸制備方法:
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地黃丸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地黃丸用藥禁忌:

附註:

九味地黃丸(《明醫指掌》卷十)。《嬰童百問》有澤瀉,無川芎。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地黃丸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