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稜化癭丸的作用與功效,三稜化癭丸正確吃法,三稜化癭丸用法用量

中醫方劑查詢

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:

三稜化癭丸的功效與作用

名稱:三稜化癭丸

三稜化癭丸成分組成:

三稜6g,莪術6g,歸尾9g,丹參12g,青皮6g,穿山甲6g(醋炙),生牡蠣12g,昆布9g,海浮石9g。

三稜化癭丸出處:

《中醫內科臨床治療學》。

三稜化癭丸主治:

癭氣。頸部粗腫日久,赤絡顯露,按之硬痛,呼吸不暢,聲音嘶啞,嗆咳氣急,或吞嚥障礙,舌質暗紅,脈象沉澀。

三稜化癭丸加減:

三稜化癭丸功效:

行氣活血,軟堅消癭。

三稜化癭丸用法用量:

早、晚各服1丸。

三稜化癭丸制備方法:

水煎服;或加倍研細,棗肉為丸,每丸6克。

三稜化癭丸臨床應用:

各家論述:

三稜、青皮疏肝行氣;歸尾、丹參、莪術、山甲珠活血祛瘀,消腫通絡;昆布、海浮石、生牡蠣化痰軟堅,散結消癭;棗肉為丸,既能補脾益氣,又能防止諸藥攻伐之峻猛,損傷脾胃。組合成方,共具行氣活血,散結消癭之功效。

三稜化癭丸用藥禁忌:

虛弱患者,孕婦、哺乳婦均宜忌服。

附註:

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
三稜化癭丸
 
漢語學習
漢語文化
語言學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