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稱:散風活絡丸
散風活絡丸成分組成:
防風30兩,地龍肉10兩,烏蛇20兩,草烏(制)20兩,威靈仙20兩,海風籐20兩,熟軍嘴15兩,黃芩30兩,香附20兩,木香20兩,草豆蔻30兩,熟地黃30兩,桂枝15兩,黑附子15兩,茯苓15兩,膽南星10兩,川芎30兩,細辛10兩,骨碎補20兩,牛膝20兩,黨參30兩,當歸20兩,白朮20兩,乳香20兩,白附子10兩,紅花15兩,桃仁15兩,赤芍30兩,香菖蒲15兩,蜈蚣10兩,麻黃15兩,牛黃3.4兩,冰片1.3錢。
散風活絡丸出處:
《北京市中成藥規範》。
散風活絡丸主治:
風寒濕痺或中風後遺症,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,腰腿疼痛,手足麻木,筋脈拘攣,行步困難。
散風活絡丸加減:
散風活絡丸功效:
舒筋活絡,祛風除濕。
散風活絡丸用法用量:
每袋分2次服,溫黃酒或溫開水送下。
散風活絡丸制備方法:
將菖蒲、川芎、赤芍、桃仁打碎,海楓籐剁段;取海風籐、黃芩,熟地黃、牛膝、黨參、桃仁、川芎、白朮、防風、骨碎補煮提兩次(第一次2.5小時,第二次1.5小時),合併藥液,過濾沉澱,減壓濃縮至比重1.30、溫度50℃的稠膏;取細辛、草烏、威靈仙、熟軍嘴、白附子、烏蛇、乳香、麻黃、香附、草豆蔻、茯苓、膽南星、紅花、蜈蚣、木香、當歸、黑附子、菖蒲、赤芍、地龍肉、桂枝粉碎為細粉,過一百孔羅,混合均勻,每料原粉兌研牛黃、冰片混勻過重羅;取原粉及稠膏按比例制丸,低溫乾燥,每斤干藥粒用生赭石1兩2錢為衣,闖亮,每百粒上衣後干重5錢,每袋內裝30粒。
散風活絡丸臨床應用:
各家論述:
散風活絡丸用藥禁忌:
孕婦勿服。
附註: